字词 | 刘体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体仁 刘体仁1624—?字公㦷,一作公勇。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王士禛、汪琬为同榜进士,以诗文相倡和,相交颇深。又与孙承泽等,以博古相高。曾游苏门从孙奇逢问学。与傅山亦友善。其文以尺牍较胜,颇有清逸之致,他作皆未能佳。尤工诗,多咏物赠答之作。其《七颂堂诗集》卷首有施闰章、徐乾学二序,称其诗清隽遥深,丰容华赡。喜作画,精赏鉴。有《七颂堂文集、诗集》、《七颂堂识小录》。 ☚ 毛奇龄 魏禧 ☛ 刘体仁 刘体仁1612—1677字公㦷,号蒲庵,河南颍川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考功郎中。有《七颂堂集》。《清史稿》有传。体仁工诗文,精鉴识,喜鼓琴,博学多能。在京师时,与王士禛、汪琬共持风雅,弃官后,从孙奇逢问学。老而流连黄鹄山头,闭门潜修。今存《七颂堂诗馀》仅十一首,聂先、曾王孙辑入《百名家词钞》。又有《七颂堂词绎》一卷,见《别下斋丛书》。今汇编入《词话丛编》。 ☚ 陈世祥 曹溶 ☛ 刘体仁 刘体仁1612—1677字公㦷。 河南颍州(今河南许昌)人。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因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官吏部考功郎中。少游江南与诸名士相过从,中年在京与王士禛、汪琬诗酒唱和,主持风雅。罢官后同明遗老傅山等往来,尝访傅山于太原松庄。体仁诗追摹晚唐,注重色泽,音调。也有些作品“出以生新、每近于涩”(沈德潜《清诗别裁》)。 王士禛亦言:“公㦷诗颇有奇气,如‘直溪束天色,湍激橡林左’,削刻极似东野语。”《送戴务旃游华山》也是具有孟郊风格的作品。诗中云:“我无济胜具,心悬神仙宅。椓壁闻蚁缘,索度或猱掷。即至玉女盆,莲花岂堪摘? 颇穷造化由,能识巨灵擘。一身出天地,笑看培𪤁积。 归来毛髓异,定跨茅龙脊。”颇能代表其效法晚唐之作品有《曲阿灯岸》、《寄阮亭司理》、《即事》(西湖小阁多延月)等。诗以题咏酬赠之作为多,也有一些感事伤时之作。体仁亦善著文填词,工书画,尝仿《云烟过眼录》作《识小录》。其诗集初名《蒲庵集》,后名《七颂堂文集》,共十四卷,其中诗九卷。另有《七颂堂词绎》一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有传。 ☚ 陈瑚 方文 ☛ 刘体仁1624—?字公勇。颍川(今河南许昌市)人。清代诗人。顺治十二年进士,与王士祯、汪琬同榜,多与之诗文唱和,号十才子。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又宫考功郎中。有诗集《蒲庵集》,后为《七颂堂诗文集》十四卷,《七颂堂识小录》。 刘体仁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莆庵。清颍州薛集刘寨(今属阜南县)人。初从师读经史,后客居江南,与名士以诗文相砥砺。23岁中举,顺治十二年(1655)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入苏门山,从孙奇逢学,着隐士服。数年后,补刑部员外郎,迁吏部稽勋司郎中,与海内名贤汪琬等以诗歌唱酬。康熙九年(1670)辞官归。著有《七颂堂集》。 ☚ 吕蒙 刘凡 ☛ 刘体仁1618~1677Liu Tirenpoet of the Qing Dynasty. Works:Poetry Collection of Seven Eulogies Hall,etc. 刘体仁清诗人。字公㦷。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顺治进士。历官吏、刑、工部郎中。有诗名,与宋犖、汪琬、王士禛、施闰章等称“十才子”。辞官后,专心作诗,每日一篇。著有《七颂堂集》十四卷及《七颂堂小录》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