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伯承军事文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伯承军事文选》军事专著。1982年11月,军事科学院编辑,战士出版社出版。收入刘伯承自1927年至1963年军事方面的文章、报告、文件等83篇,40万字。反映了刘伯承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战略战术、军事院校建设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思想。 刘伯承军事文选 088 刘伯承军事文选中国当代极其宝贵的军事理论著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战略家、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原名刘明昭)所著。军事学院于1982年2月编辑出版。该书按撰写时间先后,收入了他从1927年冬的《南昌暴动始末记》到1963年4月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文章,共83篇,约40万字。书中体现了他善于从战争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革命战争的不同发展阶段,针对敌情、地形、条件等不同,运用不同的克敌致胜的战法。书中阐述了他首创的“游击集团”的人民战争形式,“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科学地阐述了游与击的辩证关系。书中收录的上党、平汉战役的总结,解决了集中大军编组野战兵团,以及战场准备、后勤保障、攻城战斗,和战役指挥、战术指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书中还阐述了他用兵不复和多变的新战术、新打法。书中还论述了辩证地处理敌我间一系列矛盾对立的关系,以便趋利避害机动歼敌。书中还强调:“用兵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坚持“现实是辩证的,指挥也应是辩证的”。该书在一定意义上再现了作者高超的指挥艺术,对提高指挥、组织现代化战争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探索和运用胜敌之策的必读之书。 ☚ 论持久战 中国兵书集成 ☛ 刘伯承军事文选刘伯承的军事著作选编。刘伯承历来重视对古今中外兵法的研究和运用,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他总结了许多作战、建军经验,撰写了许多军事理论著作。1982年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根据刘伯承1927~1963年所写的许多文章、总结、报告以及所起草的文件和许多重要讲话材中,选出83篇,约40万字,编辑出版了《刘伯承军事文选》。经中央军委批准,该书发至全军师以上干部学习并征求意见。刘伯承军事文选集中反映了刘伯承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军事院校建设和军事学术等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