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丽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丽川1820—1855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首领。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农民出身。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香港加入天地会,密图革命。1849年到上海,同周立春共组小刀会。咸丰三年(1853年)9月7日,响应太平军,在上海起义,占领上海县城,建立“大明国”,自称“统理正教招讨大元帅”,提出“鞑夷当灭,明当复兴”,“剿灭贪官,以除残暴”。宣布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周立春亦在嘉定约期起事响应,以为犄角。起义军连克青浦、宝山、川沙、南汇等州县。传书洪秀全,与太平军联络未果。因兵力单薄,立春又在嘉定被俘牺牲,占地复失,退兵固守上海孤城。清勾结英、法、美侵略军全面封锁,并从水路、陆路反扑。起义军坚持抵抗十八个月。在小刀会内部,以他为首的广东帮和以陈阿林为首的福建帮对立,一度发生武装冲突。在中外反动势力围困下,弹尽粮绝。1855年2月17日夜,坚持率军突围,至虹桥力战牺牲(一说脱险回广东)。 刘丽川1820—1855清末小刀会首领。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农民出身。曾以草药治伤为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参加天地会。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到上海,为人行医治病,以此从事天地会活动。后天地会与小刀会合并,成为小刀会首领,并联合陈阿林、周立春、潘起亮,积极发动组织起义。咸丰三年八月五日(1853年9月7日),领导小刀会在上海起义。遂攻克嘉庆、上海,建立大明国。后声明接受太平天国领导,自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在上海与清军和英、美、法军作战达十八个月。此间多次派员去南京求援未有结果,孤军奋战。咸丰五年一月一日(1855年2月17日)率师突围,在虹桥壮烈牺牲。 刘丽川1820—约1855上海小刀会领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53年9月领导小刀会在上海起义,建立大明国。行太平天国正朔,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1855年2月在上海突围时牺牲。 刘丽川1820~1855清末小刀会首领。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农民出身。曾以草药治伤为业。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参加天地会。二十九年,到上海,为人行医治病,以此从事天地会活动。后天地会与小刀会合并,成为小刀会首领。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七日,领导小刀会在上海起义,攻克嘉庆、上海,建立大明国。后声明接受太平天国领导, 自称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在上海与清军和英、美、法军作战达18个月。五年二月十七日,率师突围,在虹桥壮烈牺牲。 刘丽川1820—1855清末上海小刀会领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幼时在乡务农,后以伤科医生为业。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在香港参加天地会。1849年到上海组织小刀会,以义兴公司名义发展会众。1853年9月7日,他率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杀死上海知县袁祖德,活捉苏松太道吴健彰,建立大明国,自称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宣布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他率起义军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1854年在上海对清军和英、美、德侵略军作战,坚持十七个月,终因弹尽粮绝,于翌年2月17日夜突围,在虹桥英勇牺牲。 刘丽川1820—约1855清上海小刀会起义领袖。广东香山县(中山市)人。农民出身。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香港参加天地会。二十九年到上海。咸丰三年(1853)发动上海小刀会起义。五年正月初一日,率起义军从上海县城突围时,在虹桥牺牲, 见“上海小刀会起义”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