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即“分灶吃饭”。在划定中央与地方收支范围的基础上,核定地方收入留解比例或中央差额补贴,实行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1980年国家对四川等15个省试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体制,其基本精神是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统一计划和确保中央必不可少开支的前提下,明确各级财政的权利和责任,实行权责利结合,调动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地方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 支出分为包干支出和中央专案拨款支出。所谓分级包干,就是按照划定的收支范围,以1979年收支预计数字为基础,适当调整、计算、确定地方财政支出,先以其固定收入和固定比例分成收入抵补。抵补有余的定额上缴中央,调剂收入也全部上缴; 抵补不足者,以调剂收入确定留成和上解比例; 调剂收入仍不能补足者,由中央按差额给予定额补助。地方上解数额、调剂收入分成比例及定额补助数额由中央核定后,原则上五年不变。在包干期内,地方多收可以多支,少收就要少支,自行安排预算,自求收支平衡。中央只控制收入的包干分成比例,不再每年下达收支指标。从1980—1984年,除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仍然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体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实行这种体制。此外,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大包干”体制,即“划分收支,定额上缴或定额补贴”。对五个民族自治区及青海、云南、贵州三省也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办法执行。但定额补助数额每年递增10%。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财政较紧,1987年取消了补助递增10%的规定,采取定额包干补助的办法。 ☚ 财政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