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刑事证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刑事证据

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依法收集的能够证明犯罪是否存在、被告人是否有罪和罪责轻重以及其他有关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参见“证据”。

刑事证据

刑事证据

亦称“刑事诉讼证据”。司法人员依法收集的能够证实或查明被告人是否有罪,罪重或罪轻的事实根据。刑事证据对于刑事案件的正确审理具有关键作用。不同国家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刑事证据的概念及其收集运用都有不同规定。英、美、法等国家认为收集和提出证据都是当事人的责任,警察及检察官员是作为控诉一方的当事人而负有收集证据责任的; 大陆法系国家则强调司法人员应当依据本身职权主动收集证据,而不以当事人的申请和提供证据为条件。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证据由司法人员依照法律收集,当事人也有如实主动提供有关证据的义务。具体的刑事证据分为六类: 物证、书证; 证人证言; 被害人陈述;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鉴定结论; 勘验、检查笔录。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收集和运用证据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格禁止逼供信。

☚ 刑事诉讼   刑事拘留 ☛
刑事证据

刑事证据

刑事证据是指司法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到用以证明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以及其他一切对查明案件有实际意义的客观事实。
证据包括实体法上的证据和程序上的证据。实体上包括: 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证明案件次要事实的证据; 证明被告人履历情况的证据。程序上包括: 关于申请回避的事实; 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用某些强制措施的事实; 关于诉讼期限的事实; 违反法定程序的事实; 执行中的某些事实。在诉讼中,办案人员应掌握运用证据的原则: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严禁刑讯逼供; 证据必须依法定程序以合法方法收集,有合法的形式和来源; 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司法人员运用依法收集到的证据确定是否发生了犯罪,谁是犯罪人和罪责轻重以及其他有关事实的活动称为刑事诉讼证明。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主要是查明案件中与追究刑事责任有关的一切待证事实,包括有关犯罪构成的事实,作为从重、加重或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以及犯罪后的表现。在刑事诉讼中,运用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拘留时的证明要求是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7个条件。逮捕时的证明要求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犯罪的。立案时的证明要求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起诉时和判决时的证明要求是证据确实充分、犯罪事实情节清楚。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向审判机关提出的诉讼主张有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没有履行责任,要遭受于已不利的判决。由古罗马法确立 “谁主张、谁举证” 的举证责任原则,我国公诉案件中的举证责任由司法机关承担,又主要是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被告人一般没有证明自己无罪或有罪的义务,但有反驳控诉的辩护权利。自诉案件原则上由自诉人负举证责任,在反诉的情况下,被告也负举证责任。
司法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主动及时; 有目的有计划; 客观全面; 深入细致;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及时固定,妥善保全。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应坚持:
❶特性规则,即不仅针对证据的不同特点对个别证据进行个体分析、鉴别,而且要求根据各类证据的特点审查判断;
❷矛盾规则,即通过发现证据中的矛盾排除虚伪证据材料的法则;
❸实验规则,要尽可能用侦查实验来检验证据是否真实。用以认定案情的证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每一项证据都已查证属实; 每一个证据同案件事实有客观、紧密的联系; 证据之间、证据同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合理的排除; 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证据,并能得出有把握的肯定和否定的结论。但当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仅有共犯之间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也应坚持上述规定。孤证不能定罪,疑罪案件按无罪处理,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合理的排除,不能定罪。
据不同标准,对证据可作不同分类:
(1) 按证据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用口头陈述证明案情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陈述,称为言词证据。实物证据是指以物质存在形式和内容证明案情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2) 按证据在诉讼中所起的证明作用不同,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前者是指证明犯罪事实存在,被告人有罪或罪重的证据; 后者是指否定犯罪事实存在和被告人无罪以及减轻被告人罪责的证据。
(3) 按证据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前者是指直接的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后者是指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证据材料。
(4) 按一个证据能否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前者指从单个证据能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后者是指以单个证据不能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主要有以下7种: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辩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 辩护与代理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
000052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