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分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分宅 【出典】 《文选》卷五十五南朝梁·刘孝标(峻)《广绝交论》:“宁慕郈成分宅之德。”唐·李善注引《孔丛子》曰:“郈成子自鲁聘晋,过于卫。右宰毂臣止而觞之,陈乐而不作,酣毕而送以璧。成子不辞。其仆曰:‘不辞,何也?’成子曰‘夫止而觞我,亲我也。陈乐不作,告我哀也。送我以璧,托我也。由此观之,卫其乱矣。行三十里而闻卫乱作,右宰毂臣死之。成子于是迎其妻子,还其璧,隔宅而居之。”按:此文见《孔丛子·陈士义》。《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释义】 春秋郈成子与毂臣友善,曾分割家宅安置毂臣的遗属。又,三国吴周瑜,与孙策交厚,曾分宅舍供孙策居住;后因用分宅作为友情深厚或济人急难的典故。 【例句】 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2352)这里用分宅典,称美李邕乐于济人急难而又不望报答。 分宅 分宅fēnzhái━┃ 深厚友谊。春秋鲁郈成子与卫毂臣是一对好友。毂臣因卫乱而死,成子将其家眷接至自己的家,分宅而居。后因以“分宅”表示朋友间的厚谊。唐·韩愈《南山》诗:“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 ☚ 牙弦 风期 ☛ 分宅❶指春秋时郈成子抚恤亡友遗属事。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 “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 分宅春秋时鲁国邱成子与卫国的谷臣很友好,谷臣死后,成子把他的家眷接到鲁国,隔宅而居。见《孔丛子·陈士义》。后世以“分宅”指朋友之间生死如一的情义。《文选》五五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邱成分宅之德。” 分宅指把家宅分给别人居住。比喻仗义助友。也作“郈(hòu)成分宅”。春秋时,鲁国的郈成子与卫国的毂(gǔ)臣是至交好友。郈成子到晋国任聘,途经卫国。毂臣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他,并且还赠送一块璧给他,郈成子接受了。郈成子离开卫国前往晋国,走了不过三十里,就听说卫国发生了内乱,毂臣在内乱中死去了。郈成子马上转回去把毂臣的妻儿接到自己家中,分宅安置,并将毂臣赠璧归还给他们。(见《孔丛子·陈士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