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刀笔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刀笔吏dāo bǐ lì

主办文案的官吏。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白居易《和除夜作》: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刀笔吏

原是负责文书档案的官吏。“刀笔”一词,是写字的代名词。早在殷商时期因没有纸和笔,我们的祖先就用刀子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就是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毛笔出现了,人们开始用毛笔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绳子或皮条装订在一起,就成了简册。

在竹片或木片上写字,当字写错的时候,就用刀子刮掉重新写。因此,刀子和笔就往往“形影不离”了,成为古人书写不可缺少的工具。由此,人们便用“刀笔”指称写字了;引申开来,人们又把负责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吏称为“刀笔吏”。

在古代,把代别人写状子的人称为“刀笔”,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其笔如刀,能令人死。于是,“刀笔吏”逐渐被用来喻指用文字材料坑害别人的人。

刀笔吏dāo bǐ lì

主办文案的官吏。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虽为刀笔吏,缅怀在赤城。”

刀笔吏dāobǐlì

原是负责文书档案的官吏。“刀笔”一词,是写字的代名词。早在殷商时期因没有纸和笔,我们的祖先就用刀子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就是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毛笔出现了,人们开始用毛笔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用绳子或皮条装订在一起,就成了简册。
在竹片或木片上写字,当字写错的时候,就用刀子刮掉重新写。因此,刀子和笔就往往“形影不离”了,成为古人书写不可缺少的工具。由此,人们便用“刀笔”指称写字了;引申开来,人们又把负责文书档案工作的官吏称为“刀笔吏”。
在古代,把代别人写状子的人称为“刀笔”,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其笔如刀,能令人死。于是,“刀笔吏”逐渐被用来喻指用文字材料坑害别人的人。

刀笔吏

办理文书的小官。后用来称颂笔如利刀,能致人于死地的讼师。《史记·萧相国世家赞》:“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宋王安石《韩信》诗:“谁道萧曹刀笔吏,从容一语知人意。”

刀笔吏dāobǐlì

古代用笔在竹简上写字,有误,则用刀刮去重写。后世称文书小吏和讼师为刀笔吏,言其笔如利刀,能杀伤人。高阳《缇萦》:“就在唐安恬然入梦的那一刻,太傅正召了一名~,在明晃晃的烛火下,制作文书。”|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国务院政研室一经成立,就在邓小平亲自领导下,为全面整顿工作起草文件,并与‘四人帮’那伙造反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

刀笔吏【同义】总目录


刀笔吏刀笔贾竖
刀笔吏

刀笔吏

官名。即随御记事之官秦代以前无纸,记事行文以竹或木作简牒,记事官以刀刻木以记之故称。《资治通鉴·汉纪·文帝前三年 (公元前177年)》: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胡三省注: “师古曰: ‘刀,所以削书也;古者用简牒,故吏皆以刀笔自随也。’ 杨子曰: ‘刀不利,笔不铦。’ 说文: ‘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释名》: ‘笔,述也,述事而书之也。’”

☚ 档头   导官 ☛
刀笔吏

刀笔吏

❶旧时对办理文书的小吏之称谓。《史记·萧相国世家赞》:“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节。”
❷旧时对“讼师”之别称。以其笔如利刀,能杀伤人,故名。

☚ 胥徒   火夫 ☛

刀笔吏dāo bǐ lì

掌文书案卷的官吏,后代称讼师或师爷。《汉书·萧何曹参传·赞》:"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録録未有奇节。"注:"师古曰:刀所以削书也,古者用简牒,故吏皆以刀笔自随也。録録,犹鹿鹿,言在凡庶之中也。"《史记·汲黯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不可以为公卿"是指其笔利如刀,也能杀人。

刀笔吏dāobǐlì

见“刀笔之吏”。《隋书·列传》35:“樊哙市井徒,萧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