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雕塑部 > 陵墓雕塑 > 擊鼓説唱陶俑 擊鼓説唱陶俑 jīgǔshuōchàngtáoyǒng 東漢陶俑。公元1963年四川郫縣宋家林東漢磚室墓出土。高六六·五厘米。該俑頭梳螺髻,上身裸露,下穿寬鬆長褲,赤足。左手托鼓,右手持槌欲擊。頭與身體微左扭,挺胸鼓腹,雙腿下蹲曲膝。兩肩上聳,皺額眯眼,歪嘴吐舌,形象逼真,幽默風趣。現藏四川省博物館。 击鼓说唱陶俑 击鼓说唱陶俑东汉。高55厘米。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说唱俑又称说书俑,有如现代杂技表演中的小丑角色。此俑身躯为模制,其余为手塑。头戴软冠,长巾绕头在前额打一花结,袒上身,着长袴,赤脚蹲坐于地面,左腿卷曲,右腿平抬,右脚掌朝外,左臂夹一圆形扁鼓,右手操鼓槌欲击。俑咧嘴大笑,前额形成道道皱纹,双眼眯起,那欣喜若狂、风趣幽默的神态,在这张憨厚的脸上展露无遗。观赏这件作品,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而忍俊不禁。它是汉代陶俑制作中最著名的一件,充分体现了汉代陶塑艺术的高度发展,也是研究汉代民俗的珍贵资料。 
☚ “永和五年”石卧羊 陶母羊 ☛
击鼓说唱陶俑 击鼓说唱陶俑东汉。高66.5厘米。1963年四川省郫县宋家林东汉砖室墓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此俑头戴一软帽,上有一结,上身裸露,下着长裤,裤腰仅及胯部,裤腿较宽。他缩颈耸肩,身躯微扭,臀部夸张地后撅,屈腿分立,右脚在前,左足在后。左手捧鼓,右手持鼓槌准备击鼓。眼含笑意,歪嘴吐舌,使脸形有所改变。额头上道道皱纹,清晰可见。可笑的站姿,滑稽的表情,使整个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令人忍俊不禁,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者在观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选用说唱者的瞬间表演,并加以艺术概括,产生了这件优秀作品,成为东汉时期陶塑艺术的精品。中国历史博物馆也藏有类似的一件。 
☚ 执厨陶俑 铜马 ☛ 00004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