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凯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凯风kǎi fēng

和风。许敬宗《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歌里非烟扬,琴上凯风清。

凯风

凯风

和下文的《女曰鸡鸣》、《溱洧》都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篇章。

☚ 朱文公   郑风 ☛
凯风

凯风

《诗经·邶风》篇名。此为儿子歌颂母亲的诗。《毛诗序》用“美孝子”来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基本是正确的,但它用“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来解释这首诗产生的原因,却甚为荒谬。朱熹《诗集传》也承袭了这一说法,但此诗的本义在汉代以至北宋并没有泯灭,在史籍或文人创作中,多有用《凯风》《蓼莪》并提,或单提《凯风》“寒泉”,以歌颂母亲或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全诗四章,章四句。“凯风自南”的起兴,是对母亲慈爱心怀的赞美,“母氏劬劳”、“母氏圣善”是儿子心中的母亲形象,并由此产生自责:“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击鼓   雄雉 ☛
凯风

凯风kai feng

指南风。魏·曹植《朔风》:“凯风永至,思彼蛮方,愿随越鸟,翻飞南翔。”晋·陶渊明《和郭主簿》之一:“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 K   坎𡒄 ☛

凯风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𪿐睆黄鸟, 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本篇为儿女悼念亡母,赞颂母亲恩德并诚恳自责的诗。
 本篇共分四章。各章开头均用比兴,而又不尽相同。前两章采用普通之比兴:“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人以“凯风”喻母。“棘”,酸枣树。“棘心”,指未长成的小棘。“棘薪”,长成可做柴荆的棘。诗人以“棘心”、“棘薪”自喻。这是借初夏之南风起兴,以赞咏母亲抚育子女的恩德。此言:和风从南方吹来,吹得那幼枣树正长得旺盛;吹得那大枣树已长成柴。这正如仁慈的母亲抚育幼子长成大人一般。比喻恰当而亲切,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从 “棘心”变为 “棘薪”,这表明: 仁慈的母亲抚育幼子成人要付出巨大的辛勤劳动。第三章前两句为设喻,以喻母亲养育之恩: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此言:在浚邑地下有寒泉,正日夜流淌灌溉着田禾。诗以寒泉之水可以灌溉田苗,以喻母亲养育子女。末章前两句为借喻, 以反比七子: “𪿐睆(xian huan)黄鸟,载好其音。”此言:黄鸟宛转鸣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此以黄鸟可以娱人,反比七子不能安慰母亲,言外之意,子女自叹还不如黄鸟。
 可见前两章首二句所用比兴与第三、四两章所用比不相同;而三、四章所用比亦各有异。诗人用比十分灵活、恰当而巧似。
 四章继运用比兴以喻母恩之后,接着在各章第三、四句中,均直接正面赞颂母亲抚养七子的辛勤劳累与为人之明达善良,进而七子自责: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此四章三、四句诗意分别为:“那稚嫩的小枣树长得正旺盛,母亲养育我们真辛劳”;“母亲为人明达善良,而我们兄弟姊妹却无一成材”;“母亲抚养七个子女成人,母亲真是太劳苦”; “母亲抚养七个子女成人,而我们却不能安慰母亲的心灵”。总之,他们发自肺腑的表白:母亲抚养之恩重于高山,爱子之情深于大海,而他们却辜负了母亲的教养,在母亲生前未能尽到子女的孝心,未能报答母亲恩情于分毫。可见全诗感情十分凄切、沉痛而悲伤,颇似声泪俱下的追悔哭诉,十分动人。
 而这种感情的表达,除灵活巧妙地采用不同的起兴比喻以外,便是突出运用对比手法。诗中各章三、四句的直接抒情,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方面表达子女对母亲辛劳抚养之恩德的赞颂; 一方面是表达子女因对母亲未能尽到侍奉、孝敬、安慰的愧疚自责。从而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对勤劳妇女母亲形象的刻画,从未正面具体描写其劳动情景,而是借子女对她的赞颂、悼念与愧疚自责而对比衬托出来。这种不着笔墨于劳动,而劳动形象却自见的写法,十分高超。由于深挚之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激动着子女的心灵,在母亲离开人世之后,其子女对母亲的怀念与不安终日荡漾在心怀,诗人正是借这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伟大的母爱。

《诗经》篇文之《凯风》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𪾢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①凯风:温暖的风。②棘心:小枣树。③夭夭:柔曲貌。④劬(pú)劳:辛苦。⑤棘薪:大枣树。⑥圣善:贤惠慈善。⑦令:善。⑧浚(jùn):邑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⑨𪾢睆(xiàn huàn):美好貌。⑩载:语助词。“载好其音”即“载其音好”的倒文。
 【鉴赏】这是感戴母恩之诗。
 全诗四章。前二章写母亲辛勤抚养子女。“凯风”比喻母亲,“棘心”、“棘薪”比喻子女。诗以温暖的南风吹拂“棘心”、“棘薪”,比喻母亲把幼子抚养成人。母亲抚养子女该是多么辛劳! 母亲为人又是多么贤惠慈善! 而我们子女则不争气,都是些没有才德之人。后二章写子女自愧不能报答母恩。每章首二句为反兴。浚邑之下的寒泉能滋润大地,美丽的黄鸟能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陈奂《传疏》说得好:“后二章以寒泉之益于浚,黄鸟之好其音,喻七子不能事悦其母,泉鸟之不如也。”这即是说我们七子连“寒泉”、“黄鸟”也不如,致使母亲辛劳,还不能安慰母亲的心,深感愧疚。
 汉乐府《长歌行》:“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好音。”就是融会《凯风》而写成。唐孟郊《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两句。
 对此诗的主题另有两种说法。一是母亲想改嫁说。《诗序》说:“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高亨《诗经今注》说:“卫国一个妇人生了七个儿子,因家境贫困想要改嫁。”二是父亲虐待母亲。闻一多《风诗类抄》说:“大风吹棘,夭夭欲折,喻父不能善待母而使之忧劳也。……寒泉浸薪,使之湿腐,亦喻父之虐待母。”这些说法带有较多的想象成分,故不能视作定论。

《诗经》-《凯风》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𪾢睆黄鸟, 载好其音。 有了七人, 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女悼念亡母,颂母并自责的诗。三家诗认为写的是事继母,可作参考。
 从有人类始,深挚的母爱,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她的儿女们。因此,这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便一直成为诗人们亲切而真淳吟颂的题材,从而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和对母亲的景仰之情。《凯风》中首章以南风作为母爱的象征,歌颂母亲对幼儿的抚育。凯风,是指夏日长养万物之风。诗人当是夏日见到乡村风物,即兴而作,感慨万物造化的终端。诗人唱道:“和风从南方吹来,吹透了酸枣树的红心。那酸枣树的红心嫩又壮,母亲养育我们太辛劳!”第二章是兄弟们自责辜负了母亲的教养。他们说:“和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酸枣树成长好当柴。母亲具有通达事理的美德,我们兄弟却不成材。”第三章诗人哀悼母亲去世和她生前的劳苦;“在浚邑的地下,那里可有阴凉的寒泉? 抚育儿子七人,母亲真是太劳苦!”第四章诗作者痛心地追悔在母亲生前没有尽到自己的孝心:“清和宛转呜叫的黄莺,歌声美妙好听。虽然有儿子七人,却不能够安慰母亲的心!”𪾢睆, 清和宛转的呜声。 一说是形容黄莺颜色的美丽,亦通。朱熹 《诗集传》云:“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全诗哀伤悲切,似在哭诉,表现了儿女对母亲挚朴的感情。从诗中所用的“凯风”,“棘心”、“棘薪”等词作喻,孤儿七人,追悼寡母之事,应当是贫苦的下层劳动人民之家。王质《诗总闻》,中云:“孤子事寡母者也。当是贱者之家。其子以为妇当代姑,不欲其母太劳也。令人,贤妇也。七妇未必皆不贤,而其子怜其母,故责其妇也。”也可作为一种解释。总之,诗作者痛惜母亲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们,而他们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
 这首诗旧说由于受到孟轲“亲之过小”的影响,一直被歪曲。本来《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是不太错的,可是后来的经学家为了附合孟轲,竟把这首诗当作儿子谏劝母亲淫邪的诗,完全同诗的本意不符。但是古人中具慧眼者,也有一些正确说法,如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谏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中,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成薪”的句子,可见这首诗影响的深远。从诗的本身分析,《凯风》的主题是“悼亡母”,而不是什么“谏母亲淫邪”。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全诗各章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兴: 有发端之兴——“凯风”,有譬喻之兴——“棘心”、“棘薪”,有设想之兴——“寒泉”,有实义之兴——“黄鸟”。以善物喻善事,应用得恰到好处。除了比喻、起兴的运用之外,作者还注意运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中一方面是表达儿女对母亲辛劳的咏叹,一方面是表达因不能奉养她、安慰她的自愧。每章的后两句,都是一句赞颂母亲,一句自责,形成对比。“母氏劬劳”才可能“棘心夭夭”;“母氏圣善”而“我无令人”;“有子七人”却“母氏劳苦”;“有子七人”也“莫慰母心”。诗中对母亲这位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刻划,没有一句实写其如何辛勤劳作,而是通过子女们沉痛悼念的自责来衬托对比,这种写法,不着痕迹,形象自见,可说是鬼斧神工。作者被怀念母亲的真挚感情缠绕着,使他惶恐不安,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突出了母亲这位劳动妇女的伟大母爱,真实生动,别具一格。另外,此诗的语言是朴实的,生动的,准确的。作者能精确地选用恰当的字词来作诗,表情达意,表示出事物的性质和面貌以及其间的关系。比如用南来的能长养万物的“凯风”喻宽仁之母,以难以长养的“棘”喻己,那么从“棘心”长成“棘薪”,则要慈母付出多少辛劳啊! 可见首章中的“棘心”到次章中的“棘薪”,仅一字之差却十分精当,锱铢之间,也有权衡。《诗经》的诗,大多数是抒情诗,而且不少是触景生情,因物及情。《凯风》便是这样。诗人因夏日所见南风,触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便如实写出来,所用比喻。皆眼底所见之物。这种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使抒情十分生动、自然。诗歌更形象而富于兴味。这首民间歌谣体的抒情诗,就非常优美高妙。

《凯风》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晛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邶风》

本诗中的“凯风”(暖风)和“寒泉”,几乎成为两汉六朝诗文中“母爱”的经典故实。如“汉明帝《赐东平王书》曰,今送光烈皇后衣巾一箧,可时奉瞻,以慰凯风、寒泉之思。” “陶潜《孟嘉传》云,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实锺厥心。” (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等。直至宋代苏轼《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用了这一典故:“凯风吹尽棘成薪”。由此可见,诗歌有着极为鲜明的主题:儿女颂念慈母的辛劳,并自责未能尽心以报。然而,由于儒家大师孟轲曾率先有过“《凯风》,亲之过小者也。”的议论,这就引起了后世经师们对此诗旨义的猜揣演衍。《毛诗序》:“《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郑玄对之又作了进一步地充实:“不安其室,欲去嫁也。成其志者,成言孝子自责之意。”甚至连反“序”最力的朱熹也毫不含糊地申明“序”旨:“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诗集传》)这可真是“凿空妄论”,对本诗作了适应加强封建统治需要的曲解。

“凯风”和“寒泉”是本诗用作起兴的二种自然物,为什么能成为历千古而不废的人们爱用的典实呢?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人描绘的是一幅万物向荣的春景。画面的中心,棵棵酸枣树嫩苗,在和煦南风吹抚下,生气勃勃地成长,终于挺拔独立成薪成林。夭夭:树木嫩壮的样子。由此起兴,引发出下文“母氏劬劳” “母氏圣善”的颂叹,情感的抒发极为挚朴自然。这个比兴,引起了人们的丰富联想:慈母的爱犹如这温暖的南风,幼儿们是在母亲的辛勤哺育下健康成长的。这样,起兴的象征喻义与诗歌颂扬母爱的中心主题,紧密切合。不仅如此,这个“兴”与诗歌的中心部分,还在形象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于是,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这里的“令”指才德。

第三章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那里涌有清冽的寒泉,源头就在那浚邑城边,这个起兴也同样成功。清人范家相说得好: “寒泉之在浚者一,而汲之甚众。犹母唯一身,而待育者七焉。母氏其劳苦矣,敢不思而自奋乎!”(《诗瀋》)以清纯润物的寒泉,兴宽厚无私永不衰竭的母爱,二者之间又是联结得何等和谐。

最后一章诗,“晛睆黄鸟,载好其音”、以黄雀宛转清和的歌声,来反衬兄弟七人的生不能慰藉慈母:“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朱熹《诗集传》)在这沉痛的自责声中,诗歌结束了,留下了永难消弥的哀伤和遗憾。


《诗经》之《凯风》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凯风

 〔原文〕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
 (南、心,侵部。夭、劳,宵部。)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薪、人,真部。)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下、苦,鱼部。)
 𪿐睆黄鸟,(韩𪿐睆作简
 载好其音。简。)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音、心,侵部。)
 〔译文〕
 和风从南方吹来,吹着小枣树渐渐长。棵棵枣树长得旺,累坏了养育咱的亲娘。
 和风从南方吹来,吹得棵棵枣树已经长成。想起咱娘实在善良又聪明,我们子女没有一个善德的人。
 哪儿泉水凉又清,浚邑田亩有了灌溉和滋润,想娘养育咱们七个人,母亲劳累又酸辛。
 美丽黄鸟咭咭叫,黄鸟还有好听的声音。想娘养育咱们七个人,没有谁能安慰她的心。
 〔评介〕
 《凯风》四章,章四句。这是一首儿女感恩母亲的养育,自责不能安慰母亲的诗。《诗序》说是赞美“孝子”的诗,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魏源《诗古微》说这是“事继母”之诗,言七子不同母,母爱不均,七子自责以感悟其母。也有人认为七子因父虐待其母,故作此诗,名为慰母,实为谏父。我们从全诗的内容看,它是叙述母亲辛勤抚育儿子,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儿子自责当如何奋勉,以安慰母心的诗篇。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说: “孝子自责以感母心也。”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全诗各章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兴。一章、二章以温和的南风喻母爱。郑《笺》说:“兴者,以凯风喻宽仁之母。棘,犹七子也。”三章以寒泉兴母爱之恩。一说比喻儿女遭受灾害,使母亲更加辛苦。据闻一多《诗经通义》说:“皆言泉水浸薪,疑本篇寒泉乃承上章棘薪而言,亦谓薪为泉水所浸而受伤害。”可备一说。末章以黄鸟兴起,是说黄鸟尚能以宛转浏亮的鸣声悦人,而我们子女七人却不能安慰母心。诗中每章的后两句,都是一句赞颂母亲,一句自责,形成对比,加强诗的感染力。另外此诗的语言朴实、生动、准确。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言婉而意越深。”
 范家相在《诗渖》中评此诗说:“首章,凯风自南,棘心吹而夭夭,何以人而不如棘乎?母氏劬劳,凯风之吹棘也。次章,凯风之吹棘,俄而成薪矣。我母氏之圣善,抚我七人,竟无一之为令人,何以为人子哉! 三章,寒泉之在浚者一,而汲之甚众。犹母唯一身,而待育者七焉。母氏其劳苦矣,敢不思而自奋乎!四章,黄鸟之好音,犹能悦人。乃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诚鸟之不若,盖自责自恨之至!”

诗词《凯风》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𪿐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①凯:乐。凯风:指南风。李巡曰:“南风长养万物,万物喜乐,故曰凯风。”棘心:即下文“棘薪”,小酸枣树。这里以“凯风”喻母,以“棘心”自喻。②夭夭:树枝倾曲之状。劬(qu 渠)劳:操劳。③圣:明智。善:善良。令:美,善。④爰:于何,在何处。浚:浚邑,卫地名。⑤睆(jian guan 间关):形容黄雀鸣叫的声音,也作“间关”。黄鸟:黄雀。载:则。“载好其音”犹“其音则好”。此句为下文反衬:黄鸟尚能以宛转的鸣声悦人,而我弟兄七人却不能慰悦母心。
 
 【译文】 和风吹来自南方,吹在小小枣树上。树苗长得嫩又壮,吃苦受累是亲娘。和风南方吹过来,风吹枣树成薪柴。母亲聪慧又明理,我们兄弟不成材。哪来泉水清又寒,寒泉流在浚城边。生有我们七个儿,却累母亲独辛劳。黄鸟枝头间关鸣,歌声婉转耐人听。生有我们七兄弟,不能安慰母亲心。
 
 【集评】 先秦·孟轲:“《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孟子·告子下》)
 《毛诗序》:“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而成其志尔。”(《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宋·朱熹:“此乃七子自责之辞,非美七子之作也。”(《诗序辨说》)清·方玉润:“诗中本无淫词,言外亦无淫意,读之者方且悱恻沁心,叹为纯孝感人,更何必诬人母过,致伤子心?”(《诗经原始》卷三)
 
 【总案】 这首诗的本事已不可考。从《孟子》“《凯风》,亲之过小者也”来看,大约是母氏因小过而受到丈夫的斥责,非常痛苦。儿子悔恨自己不能使母亲免于过失,又反责兄弟七人受母养育之恩,而坐视母亲痛苦无法安慰。旧说谓兄弟自责以感动母心,使母得以谨守妇道,其实不如视为七子婉辞谏父之作更合情理。
凯风

凯风

〔原文〕
凯风自南,
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
母氏劬劳。
(南、心,侵部。夭、劳,宵部。)
凯风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
我无令人。
(薪、人,真部。)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
母氏劳苦。
(下、苦,鱼部。)
𪿐睆黄鸟,(韩𪿐睆作简
载好其音。简。)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音、心,侵部。)
〔译文〕
和风从南方吹来,吹着小枣树渐渐长。棵棵枣树长得旺,累坏了养育咱的亲娘。
和风从南方吹来,吹得棵棵枣树已经长成。想起咱娘实在善良又聪明,我们子女没有一个善德的人。
哪儿泉水凉又清,浚邑田亩有了灌溉和滋润,想娘养育咱们七个人,母亲劳累又酸辛。
美丽黄鸟咭咭叫,黄鸟还有好听的声音。想娘养育咱们七个人,没有谁能安慰她的心。
〔评介〕
《凯风》四章,章四句。这是一首儿女感恩母亲的养育,自责不能安慰母亲的诗。《诗序》说是赞美“孝子”的诗,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魏源《诗古微》说这是“事继母”之诗,言七子不同母,母爱不均,七子自责以感悟其母。也有人认为七子因父虐待其母,故作此诗,名为慰母,实为谏父。我们从全诗的内容看,它是叙述母亲辛勤抚育儿子,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儿子自责当如何奋勉,以安慰母心的诗篇。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诗题序说: “孝子自责以感母心也。”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全诗各章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兴。一章、二章以温和的南风喻母爱。郑《笺》说:“兴者,以凯风喻宽仁之母。棘,犹七子也。”三章以寒泉兴母爱之恩。一说比喻儿女遭受灾害,使母亲更加辛苦。据闻一多《诗经通义》说:“皆言泉水浸薪,疑本篇寒泉乃承上章棘薪而言,亦谓薪为泉水所浸而受伤害。”可备一说。末章以黄鸟兴起,是说黄鸟尚能以宛转浏亮的鸣声悦人,而我们子女七人却不能安慰母心。诗中每章的后两句,都是一句赞颂母亲,一句自责,形成对比,加强诗的感染力。另外此诗的语言朴实、生动、准确。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眉评曰:“言婉而意越深。”
范家相在《诗渖》中评此诗说:“首章,凯风自南,棘心吹而夭夭,何以人而不如棘乎?母氏劬劳,凯风之吹棘也。次章,凯风之吹棘,俄而成薪矣。我母氏之圣善,抚我七人,竟无一之为令人,何以为人子哉! 三章,寒泉之在浚者一,而汲之甚众。犹母唯一身,而待育者七焉。母氏其劳苦矣,敢不思而自奋乎!四章,黄鸟之好音,犹能悦人。乃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诚鸟之不若,盖自责自恨之至!”

☚ 击鼓   雄雉 ☛

凯风

凯风

南风。《邶风·凯风》一章:“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王先谦《集疏》:“凯风喻母;棘,子自喻,叶生心赤,兴众子赤心奉母。”毛《传》:“南风谓之凯风,乐夏之长养者。”棘,酸枣树。

☚ 凯   黾 ☛
凯风

凯风kǎifēnɡ

┃━ 和风,即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凯风。”《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 昌风   金风 ☛

凯风

借指思念母恩。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
○ 寒泉之思

凯风kǎi fēng

和风。指南风。《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毛传:“南风谓之凯风。”孔颖达疏引李巡说:“南风长养万物,万物喜乐,故曰凯风。凯,乐也。”《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远游》:“顺凯风以从游兮。”朱熹集注:“南风曰凯风。”汪瑗集解:“南风曰凯风。”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八方風 > 離風 > 凱風
凱風  kǎifēng

亦作“愷風”、“颽風”。單稱“颽”。即離風。《詩·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淮南子·墬形訓》“南方曰巨風。”高誘注:“一曰愷風。”《文選·班固〈幽通賦〉》:“颻颽風而蟬蜕兮,雄朔野以颺聲。”李善注:“南風曰颽風。”南朝宋·沈約《南郊思詔》:“恩霑颽潤,惠兹窮生。”《廣韻·海韻》:“颽,南風。”

各种方向的风

各种方向的风

东风:谷风 景风 阳风 明庶风 婴儿风
东南风:景风 巽风 熏风 薰风 清明风
夏天的东南风:黄雀风
东北风:条风 调风 融风 炎风 滔风 少男风
农历三月的东北风:鸟信
南风:凯风 景风 巨风 恺风 阳风 灵飊
西风:泰风 刚风 飂风 昌风 阊风 阊阖(阊阖风) 昌盍风 少女风
秋风,西风:商风
西南风:凉风 凄风 坤风
西北风:丽风 厉风 干风 不周风
迅疾的西风:迅商
北方吹来的风:北风 寒风 胡风 朔吹朔风(~呼啸) 朔飙 阴风 广莫(广莫风)
迎面吹来的风:顶风 迎面风 顶头风 打头风
与行进方向相反的风:逆风 顶风
风向不定的风:乱风

☚ 寒风   各时的风 ☛

各种程度的风

各种程度的风

祥和的风:凯风 熏风 醺风 软风 洋风 习风 美风 韶风
预示吉祥的风:祥风
祥瑞的风:翔风 瑞风
清新的风:鲜风 鲜飚 鲜飙
清爽宜人的风:清风 青吹
小风:飕 泠风 青苹风
微弱的风:飉 微风(~习习) 轻风清风 斜风 细风 嫩风 苹末 轻飔 轻飚 风丝
大风暴前的微风:炼风
极微弱的风:风丝儿
凄厉的风:霾风
阴惨的风:灵风
缓慢的风:迟风
短时间内风速强弱变化剧烈的风:阵风 风队 风阵
奇异的风:魔风
神灵的风:灵猋
卑恶的风:雌风
隐含杀伐之气的风:阴风

☚ 各时的风   大风 ☛

柔和

柔和

和(~风;和平;~暖;~风细语)软(软和;~语;软绵绵) 凯(~风) 柔(柔软;优~;温~;绕指柔) 缓 穆(~如春风) 温(温和) 和 退然
柔和,不猛烈:
轻而柔和:轻柔 叠雪(香罗~)
轻柔的样子:苒嫋
美好柔和:嫣润
鲜艳柔和:鲜柔 鲜温
清新柔和:清润
悠扬柔和:悠柔
婉转柔和:滑柔
纤细柔和:细柔
细柔的样子:芮芮
细柔无力的样子:纤堕 纤惰
柔和而生动:柔活
柔和可爱:柔媚 软美
柔和的样子:旎旎 苒苒 淖溺 淖弱 温温
(温和而不强烈,柔软,软和:柔和)

另见:美丽 柔软 柔顺 强烈

☚ 柔和   柔美1 ☛

凯风

《诗·邶风》篇名。这是一首咏叹母亲辛劳抚育的诗。魏源《诗古微》认为所写是 “事继母”,可作参考。


凯风

《诗经》中有《凯风》一篇,诗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因称南风、暖风为凯风,又该篇内容为赞美孝子,也用以形容感念母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