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Keynes's Liquidity Pre-ference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之一。引入了流动性偏好这个概念,并把它当做决定产出和就业的三个心理因素之一。凯恩斯阐明了流动性偏好对利率决定的重要作用,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由于利率是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而获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或等待”等原因获得的报酬,因此利率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不是实际现象。由此凯恩斯强调了货币变量持久影响实际变量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货币是非中性的。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广义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部分。其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主要与收入相关;投机动机(狭义流动性偏好)主要与利率相关。货币供给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数量。利率是一种价格,它使得公众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恰恰等于现存的货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