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凫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凫鹥fú yī水鸟。凫,野鸭;鹭,鸥鸟。赵嘏《发青山》:凫鹥声暖野塘春,鞍马嘶风驿路尘。 凫鹥 凫鹥《诗经·大雅》篇名。《毛诗序》云:“《凫鹥》,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三家《诗》无异义。这是周代统治者绎祭宴饮公尸之诗。古者天子诸侯祭祀,第一天享神灵,称正祭;第二天燕饮扮演神灵的公尸,称绎祭。全诗五章,每章六句。写主人宴请的诚敬,公尸的和悦欢欣及神灵的赐福助成。满篇写福禄欢宴,末句却以“无有后艰”收尾,反映了兢兢戒慎以守成的心态。五章诗除每章第五句外,句句押韵,且各章重唱复沓,有热烈昂扬之情。 ☚ 既醉 假乐 ☛ 凫鹥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①尔酒既清,尔肴既馨。② 公尸燕饮,福禄来成。③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④尔酒既多,尔肴既嘉。⑤ 公尸燕饮,福禄来为。⑥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⑦尔酒既湑,尔肴伊脯。⑧ 公尸燕饮,福禄来下。⑨ 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⑩既燕于宗,福禄攸降。(11)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12)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13)旨酒欣欣,燔炙芬芬。(14) 公尸燕饮,无有后艰。(15) 【注释】 ①凫(fu 扶):野鸭。鹥(yi 医):鸥鸟。泾:水向前直流。此处指河水。公尸:神主。公,君。尸:古人祭祀祖先的时候,以一人装作祖先的形象接受祭祀,叫做尸。后世改用画像而废尸(据《仪礼·士虞礼》郑注)。祖先是君主,故称公尸。燕:通“宴”,指宴饮。宁:安慰。②尔:指主人周王。肴:荤菜。馨:香。③成:帮助。④沙:指水边沙滩。来宜:应顺主人的邀请。宜,顺的意思。⑤嘉:美,好。⑥为:助。⑦渚:水中沙洲。处:安乐(从林义光《诗经通解》说)。⑧湑(xu 胥):滤过的酒,引申为清。脯:干肉、咸肉。⑨来下:犹来降。⑩潀(zhong 忠):众水相会处,即港汊。宗:尊敬。(11)宗:宗庙。攸:乃。(12)崇:重,指重重的福禄。(13)麆(men门):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14)欣欣:《毛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怎么会欣欣地快乐呢?说不可通。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熏熏、欣欣,字当互易,‘公尸来止欣欣’,言公尸之和悦也。‘旨酒熏熏’,此熏字,乃‘薰’之假借。《说文》:‘薰,香草也。’盖因草之香而引申之,则见香者皆得言薰也。欣、熏字音相同,古书多口授,误倒其文耳。”(15)艰:艰难、不幸。 【译文】 野鸭鸥鸟聚河上,神主赴宴慰周王。您的美酒清澄澄,您的佳肴喷喷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双双降。野鸭鸥鸟聚沙滩,神主应邀来赴宴。您的美酒多又多,您的佳肴美又鲜。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又增添。野鸭鸥鸟水洲上,神主赴宴心欢畅。您的美酒多清醇,下酒肉干多么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大福大禄纷纷降。野鸭鸥鸟港汊上,神主赴宴被敬仰。宴席设在宗庙里,神赐福禄频频降。神主来此赴筵宴,福禄重重赐周王。野鸭鸥鸟峡门上,神主赴宴喜洋洋。美酒畅饮芳馨,烧肉烤羊香又香。神主来此赴筵宴,再无后患挂心肠。 【集评】 宋·朱熹:“此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故言凫鹥则在泾矣,公尸则来燕来宁矣。酒清肴馨则公尸燕饮,而福禄来成矣。”(《诗集传》卷十七) 明·王世贞:“诗旨有极含蓄者、隐恻者、紧切者,法有极婉曲者、清畅者、峻洁者、奇诡者、玄妙者。《骚》赋古选乐府歌行,千变万化,不能出其境界。吾故摘其章语,以见法之所自。其《鹿鸣》《甫田》《七月》《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生民》《既醉》《凫鹥》《假乐》《公刘》《卷阿》《烝民》《韩奕》《江汉》《常武》《清庙》《维天》《烈文》《昊天》《我将》《时迈》《执竞》《思文》,无一字不可法,当全读之,不复载。”(《艺苑卮言》卷二) 清·姚际恒:“《序》谓‘守成’,泛混。郑氏于上章下曰,‘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此说可为诗旨。而《集传》本之,因谓‘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然又有误。孔氏曰,‘燕尸之礼,大夫谓之“宾尸”,即用其祭之日;今《有司彻》是其事也。天子、诸侯则谓之“绎”,以祭之明日。《春秋》宣八年言“辛巳,有事于大庙;壬午,犹绎”,是谓在明日也。’此‘公尸燕饮’,是绎祭之事,《疏》语分别明了,惜乎其未阅耳。”(《诗经通论》卷十四) 清·方玉润:“右《凫鹥》五章,章六句。此绎祭燕尸之乐也。姚氏曰:‘《序》谓“守成”,泛混。郑氏于上章下曰:“祭祀既毕,明日又设醴而与尸燕,成王之时尸来燕也”,此说可谓诗旨。而《集传》本之,因谓“祭之明日绎而宾尸之乐”,然又有误。孔氏曰:“燕尸之礼,大夫谓之“宾尸”,即用其祭之日,今《有司彻》是其事也。天子、诸侯则谓之绎,以祭之明日。《春秋·宣八年》言‘辛巳,有事于太庙;壬午,犹绎’,是谓在明日也。”此“公尸燕饮”是绎祭之事,《疏》语分别明了,惜乎其未阅耳。’此说诗旨甚明。而郑氏又以首章之‘在泾’,喻燕祭宗庙之尸;二章之‘在沙’,喻燕祭四方万物之尸;三章之‘在渚’,喻燕祭天地之尸;四章之‘在潀’,喻燕祭社稷山川之尸;五章之‘在亹’,喻燕祭七祀之尸。一‘在泾’也,而曲为分别,以譬在宗庙等处。岂尚知诗人用字义哉?水虽有五,唯泾是名。其余沙、渚、潀、亹,皆从泾上推说,犹言泾之旁,泾之涯,泾之涘耳。而何至以配天地万物,山川社稷乎?且燕一尸而众尸皆咏,则所燕之尸又将谁属?诸儒说《诗》大都如此,可慨也夫!”(《诗经原始》卷之十四) 今·程俊英:“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第二天,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古称“宾尸”)时所唱的诗。”(《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总案】 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次日,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时所唱的乐歌。此诗采用了密韵的艺术形式。全诗每章除第五句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各章文字除韵脚及少数句子有变化外,其余完全相同。这种重章复沓的结构,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节奏,从而使诗人昂扬热烈的情思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在风格上颇近《国风》,从中可以看出民歌影响的深广。 凫鹥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 ![]() 凫鹥在亹, 公尸来止熏熏。 旨酒欣欣, 燔炙芬芬。 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凫鹥》见于《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西周举行祭祀大典的第二天,天子又要专门举行宴会宴请在祭祀典礼上扮演先王神灵的人,这人叫“公尸”,宴请“公尸”就叫做“宾尸”。这首诗是行“宾尸”之礼所唱的歌。诗中“公尸”赞美天子的盛情款待,天子感谢“公尸”沟通人神,给自己带来福禄。全诗分五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写野鸭鸥鸟在河中,公尸前来赴宴散心。公,君。尸,古人祭祀祖先的典礼上,以一人装作祖先的形象接受祭祀,称之为尸。后世改用画象而废尸 (据《仪礼·士虞礼》郑注)。祖先是君主,故称公尸。接下来赞颂主人,您的美酒实在醇清,您的菜肴香气扑鼻,公尸光临宴饮,福禄降临天子的家门。 第二章,写野鸭鸥鸟在沙滩,公尸前来赴宴游玩。您的美酒那样多,您的佳肴味美新鲜。公尸光临宴饮,天子福禄又增添。 第三章,写野鸭鸥鸟栖息水洲,公尸来此赴宴逗留。您的美酒滤得清亮,您的菜肴有那五香肉脯,公尸光临宴饮,福禄降下如水流。 第四章,写野鸭鸥鸟在港汊,公尸赴宴尊敬他。宴席设在宗庙里,神赐福禄频降下。公尸光临宴饮,福禄到来无止境。 第五章,写野鸭鸥鸟游在山峡水流之中,公尸到来温雅和悦。饮过您的芳香美酒,吃了您喷香的烤肉烧肉。公尸光临宴饮,今后无灾无烦恼。 西周时期,国之大事就是战争与祭祀,祭祀神明祖先是国家大典,非常肃穆隆重。典礼仪式复杂,扮装祖先的公尸任务相当繁重。在举行大典的第二天,天子要专门宴请公尸,神明祖先受到祭祀者的崇拜,作为神明祖先化身的公尸也因此受到敬重。所以第二天宴请公尸,不仅仅是对公尸酬谢,而且是作为神明祖先替身的人代替神明祖先继续赐福的一个重要仪式。诗中说“公尸来燕来宗”,说明了公尸赴宴时,被尊为上宾,公尸来赴宴本身,就被视为福禄降临。在这种“宾尸”的安会上,仍然象正式祭祀一样,有诗有歌,《凫鹥》就是这种宴会上的乐歌。 这种祭祀乐歌,当时已经成为“宾尸”仪式的一部分,所以比较程式化,诗歌本身的形象式比较讲究。《鸟鹥》每章之间句式字数相同,头两句和末两句只更换了个别词句。这与《鸟鹥》的乐歌形式有关,作为乐歌的歌词,这种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写法,易于吟咏演奏。 《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但也有从一言到九言句子存在。《鸟鹥》以四言为主体,杂以六言句“公尸来燕来宁”、“公尸来燕来宜”,固定在每章第二句出现。这种短句与长句交错的写法,疾徐顿挫,增添了作品的表现力,富有节奏感。 《凫鹥》每章起句“凫鹥在泾”、“凫鹥在沙”、“凫鹥在渚”等,是用《诗经》中“起兴”的表现方法。宋朱熹说:“兴者,言他物以引起所泳之词也。”野鸭鸥鸟游在河中、沙滩、港汊,与公尸来宴饮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兴”的作用起首发端,并有押韵的作用。诗中每章三、四两句,多用对偶句式。对偶是《诗经》中主要的修辞方法之一,它使诗歌在形式上匀称整齐,在音节上琅琅上口,抑扬顿挫、铿锵有致,在表达上辉映衬此。 《凫鹥》音韵和谐,富有音乐表现力。即使在今天,《凫鹥》乐谱不存在情况下,通过诗歌本身的用韵,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它的音乐美 。 作为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者缺一不可,《凫鹥》的内容是写公尸宴饮、周王祈福,这就削弱了它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正是诸多《诗经》选本不收《凫鹥》的原因。 《凫鹥》公尸来燕来宁①。神主赴宴慰主人。 尔酒既清,您的美酒那样清, 尔殽既馨。您的佳肴香喷喷。 公尸燕饮,神主光临来赴宴, 福禄来成。福禄降临您家门。 凫鹥在沙,野鸭鸥鸟在水滨, 公尸来燕来宜。神主赴宴主人请。 尔酒既多,您的美酒那样多, 尔殽既嘉。您的佳肴鲜又新。 公尸燕饮,神主光临来赴宴, 福禄来为②。大福大禄又添增。 凫鹥在渚,野鸭鸥鸟在沙滩, 公尸来燕来处。神主赴宴心喜欢。 尔酒既湑③,您的美酒清又醇, 尔殽伊脯。下酒肉干煮得烂。 公尸燕饮,神主光临来赴宴, 福禄来下。天降福禄保平安。 凫鹥在④, 野鸭鸥鸟在港汊, 公尸来燕来宗⑤。神主赴宴尊敬他。 既燕于宗,宴席设在宗庙里, 福禄攸降。神赐福禄频降下。 公尸燕饮,神主光临来赴宴, 福禄来崇⑥。福禄绵绵赐您家。 凫鹥在亹⑦,野鸭鸥鸟在峡门, 公尸来止熏熏。神主赴宴心欢欣。 旨酒欣欣,美酒畅饮味芳馨, 燔炙芬芬。烧肉烤羊香诱人。 公尸燕饮,神主光临来赴宴, 无有后艰。今后无灾无苦闷。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 公尸:周代祭祀祖先时,由一人装作祖先的形象接受祭祀,叫做尸祖先如是君主,即称公尸。燕:通“宴”。宁:安。②为:助。③湑(xu):滤过的清酒。④潀(zhong):众水会合处,即港汊。⑤宗:尊敬。⑥崇:重。⑦亹(men):峡中两岸对峙如门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周代贵族的祭祀仪程分作两天,第一日为正祭,享祀神灵;第二日是绎祭,主人酬谢公尸辛劳特设饮食宴请。诗歌用酒清肴馨表现主人宴请的诚敬,作为回报,则是公尸的和悦欢饮以及神灵的降福助成。因此五章歌诗,满篇都是福禄欢宴。只在全诗的煞尾“无有后艰”一句,提到了艰难后患,虽然是以否定的形式提出,却可感受到诗人在欢乐时的兢兢戒慎的心态。所以对这首诗的旨义的理解,似不应停留在表层字面。对此,《诗序》的阐发不无道理:“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揭示出了诗歌的弦外之音;神祇祖考之所以能够安宁而爱乐之,是因为周王能够保守住祖先所成就的太平功业。 这首诗属密韵型。五章诗除每章的第五句外,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各章文字除韵脚及少数句子有变化外,其余完全相同。这种重章复沓的结构,形成了本诗回环往复的旋律节奏,从而使诗人昂扬热烈的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表达。 凫鹥 凫鹥〔原文〕 ☚ 既醉 假乐 ☛ 凫鹥 凫鹥野鸭与鸥。凫,fú;鹥,yī。《大雅·凫鹥》一章:“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毛《传》:“凫,水鸟也;鹥,凫属。太平则万物众多。”郑《笺》: “泾,水名也。水鸟而居水中,犹人为公尸之在宗庙也,故以喻焉。祭祀既毕,明日又设礼而与尸燕,成王之时,尸来燕,其心安,不以己实臣之故自谦。言此者,美成王事尸之礼备。”公尸,祭祀时代替死人受祭的活人。祭祀毕,第二天再燕公尸以示尊敬之意。《尔雅·释鸟》:“,沈凫。”郭璞注“似鸭而小,长尾, 背上有文, 今江东亦呼为(shī)。”陆玑《草木疏》:“大小如鸭,青色,卑脚,短喙,水鸟之谨愿者也。”《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凫,从几,短羽高飞貌。凫义取此。”〔集解〕:“凫,东南江海湖泊中皆有之,数百为群,晨夜蔽天,而飞声如风雨,所至稻粱一空。”鸥,又名鹥,水鸮。《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 “鸥者浮水上,轻漾如沤也。鹥者,鸣声也。鸮者,形似也。在海者名海鸥,在江者名江鸥,江夏人讹为江鹅也。海中一种随潮往来,谓之信凫。”〔集解〕: “鸥生南方江海湖溪间,形色如白鸽及小白鸡,长喙、长脚,群飞耀日,三月生卵。” ☚ 伊威 羊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