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山
位于县东南25公里处,最高峰韭山海拔299米。林木葱郁,地下水系发育良好,形成独特的溶洞和泉眼景观,有韭山洞、禅窟寺洞和卧牛湖等三景区。卧牛湖,1958年建为凤阳山水库,全长8公里,宽处浩瀚无垠,窄处犹如小川,雁飞鱼跃,游艇往来,湖周多平坦坡,是天然浴场。东西有二山屹立,其一形如卧牛,名卧牛山。日暮烟霞满天,景称“双峰烟霞”。卧牛湖南为禅窟寺景区。寺始建于唐,原名虎窟寺,苏轼易今名。明代重建,今仅存遗址。附近石壁有古代题刻十余处。寺旁有二洞。旱洞名禅窟洞,深不可测,传说当年神僧义空曾在此伏二虎。水洞名“玉蟹泉”,有苏轼题刻石碣。韭山洞在禅窟寺西,深897米,宽30米,高20米,为形成于寒武纪的石灰岩溶洞,玉龙飞天、仙人卧榻、裂蕊莲花等岩溶奇观层出不穷,石凤凰、石坝、石笋被称为韭山洞三绝,洞壁留有唐人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