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凤凰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凤凰山 凤凰山❶《庆昇平班戏目》著录。事见《白袍记》传奇及《征东全传》第十六回。京剧有此剧。叙演唐太宗发兵征东,老将马三保奉命去凤凰山打探军情,为敌方守将盖贤谟擒获后剁去四肢,虽得尉迟恭搭救,已成废人,乃绝望自杀。 ☚ 闯山 对袍访袍 ☛ 凤凰山 凤凰山清弹词作品。有清道光二年(1822)兰玉轩刊本。《定国志》的续集。述赵少卿为云贵王,领八十一州。其四子洪声、五子洪宏在京;洪宏妻杜夫人生子匡胤、匡义。时昭宗与其兄长陵王妃龙素云有染,长陵王亦故纵素云惑帝,并与兆侯大行台朱温勾结,谋夺帝位。少卿闻讯入京,卒于途。帝命洪英袭位,镇守云贵。朱温与金陵帅郭威不睦,杀郭在京之妻舅柴进文夫妇,洪宏救出其子柴荣留于府。长陵王毒死昭宗,朱温借机诛长陵王,立昭宣帝。洪宏奉太后密旨,欲除朱温,反为温害。杜夫人携全家逃至云贵。朱温废昭宣帝自立,国号梁。洪声与沙陀李存勗结盟,讨朱温。柴荣与李有隙出逃,匡胤随行,途遇郑恩,三人结为兄弟,至金陵。郭威建国后周,立柴为嗣,封赵、郑为官。及郭死,柴荣即位。时朱温子得贞杀父夺位,洪声与李存勗合兵攻梁,灭之。存勗建后唐,自立为帝,即庄宗。洪声、匡义受命至金陵召匡胤,反为匡胤留住。庄宗死,传位明宗,驸马石敬瑭夺位,建后晋。匡胤佐柴荣,及柴荣死,扶荣子为恭帝,出兵讨晋。至陈桥驿,洪声及诸将拥立匡胤为帝,是为宋太祖。匡胤平定天下,大封功臣及赵氏宗族。 ☚ 定国志 白鹤图 ☛ 凤凰山 位于铜陵县东南,与南陵、青阳两县交界,距市区约40多公里,以其美丽的传说和清秀的风姿闻名远近。其中较著名的有凤凰石、相思树,凤凰牡丹和滴水崖。滴水崖矗立于新桥河河源上,每当春夏两季,流水从30米高处顺崖面泻下,形成瀑布,水势磅礴。枯水期间,涓涓细流,滴水而下,终年不断,把地面雕琢成小洞。由于大自然的风化侵蚀,崖面上出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溶洞,怪石,可供观赏。凤凰石在滴水崖旁约百步处的崖顶上,有一脸盆大小的石坡,岩面有类似凤凰的爪印,相传为凤凰落脚点,名凤凰石。相思树离滴水崖不远,这棵奇特的参天古柏下为一条3米多宽的小溪,树根分别植于两岸,在离溪面2米处,树干相合在一起,似一对恋人在拥抱,人们称它为“相思树”。相思树约有三百年树龄,直径2米多,高约25米,春夏时节,枝繁叶茂,绿荫覆盖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这对“相思树”可与黄山“迎客松”、九华山“凤凰松”、怀远县涂山禹王庙中的“树中树”齐名,为安徽四大名树之一。凤凰牡丹是山上的一绝。据传,当年有一只金凤凰,口衔牡丹花籽从海外飞来,把籽吐在这块宝地上就飞走了。后来,这里长出了又大又好的花朵,这就是凤凰牡丹。山坡地里牡丹盛开,片片洁白,簇簇粉红,阵阵馨香,沁人肺腑。 〔古诗文赏析〕 凤凰晓行
这首诗紧扣住“晓行”两个字,把凤凰山秋天的早晨描写得异常静谧幽美,宛如一幅恬淡的“山村晨景”图。 首联一语破题写“晓行”。诗人乘着四周装饰着美丽帷幛的驾车,滚压着池塘边那条长满杂草很难觅见的小路,幔幔地向前驶去,姑且让这旺盛的志趣在这露草芊绵中得到暂时的消受吧。 接着,诗人写“晓行”路上所见所闻。“丹叶拥水水疑热,絮云裹山山怕寒” 一联,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凤凰山的山水写得活灵活现:低头俯看,那经秋的枫叶红得似火倒映在池塘中,簇拥着池水好象池水都热些了。因红色是暖色,故有水热之“疑”。昂首仰视,那雪白的絮片般的云层紧紧包裹着山巅,好象山也怕寒冷一样。因白色是冷色,故有山寒之“怕”。这两句诗化视觉形象为触觉形象写出了诗人心中秋晨山行的特殊感受。“剥稻村舂叶犹落,炊羹野灶霜未干”一联,写诗人一边行走,一边观赏,前面村庄里传来了剥稻舂米的沉重而坚实的棰声,通通、通的好象震落了枝上的树叶;田埂边还留有野炊土灶,上面凝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尚未融化。山野深秋的清晨颇带几分寒意,气氛颇为宁静。但诗人善于捕捉形象,以动衬静,静中有动,舂米声打破了这宁静气氛,使山村充满着生机,“野灶”体现了山村农民的幸勤劳苦,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最后,诗人画龙点晴,将这秋晨的景色渲染得更富有活力。车轮轧轧地滚过,惊动了农家那隔着篱笆摇头摆尾的瘦狗,只见它汪汪汪地对过路的行人叫个不停,好象有意维护它家主人香甜的晨觉怕被人吵醒了。“瘠犬”护家而欺生,吠声清脆而频传。通过“犬吠”,将诗人与农家主人的情感勾连起来,这咱拟人化的手法,真乃传神之笔。 (张莉明) 〔现代散文〕 天下叫凤凰山的有不少。在铜陵,也有一座凤凰山。这里有丽花,是翩若仙子的风丹花;有险崖,是飞珠溅玉的滴水崖;有秀石,是传说凤凰栖息过的落脚石,有奇树,是合欢依偎的相思树;凤凰山以它清秀的风姿迎接着远道来客。相思树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铜陵的游人都想去看看相思河畔的连理枝。沿着小河,是一条不规则的青石板路,河的两岸,各生长着一株四人合抱的枫杨树,粗壮的树干伸向河的上空又毫无顾忌地连为一体。枝叶繁茂,浓荫铺地,似一对永不分离的情侣。树下淙淙的河水由相思泪汇成了相思河。 天然画屏滴水岩,它以独特的滴泉吸引着慕名前来的游客。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花卉草木,杂然其间。崖壁上可见大小石窟,石壁色彩缤纷,灿灿生辉。山崖右侧顶端,斜长着一棵劲松,一道清泉从树根间飞流直下,落入崖底,流泉如烟如云,飘缈山间,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壁画。 登上小栏岭,抬眼望云,一只大凤凰的头昂对着横山岭,凤尾匍匐在相思河畔,一边一个小山包又象是两只张开的翅膀。正值谷雨季节,山坡地里盛开着牡丹花,洁白的花瓣朵朵都有碗口那么大,阵阵馨香,直撩人的心房。穿过一片竹林,一簇簇粉红色的牡丹花直朝身边涌过来!再细看那花朵,只是花瓣的边沿漫润了一层淡淡的红晕,花蕊却还是白的。婷婷娜娜,似娇似羞。与在山那边所见的白玉般的花朵相比,又别有一番凤韵。农舍的花坛里种着数株昂着怒放的牡丹花。还是重瓣的。火红火红的,红得那样诱人,那样富贵。 游罢凤凰山,那相思树、那相思河、那凤吐金丹、那美好的传说和悠久的历史,都会凝成一首诗,让你久久品味,“相思之神”将陪伴你步入青春、爱情之游。 (明静) 〔民间文学〕 那是很古很古的时候,俊秀的牡丹姑娘在河东帮店老板种植丹皮,善良的小伙子神农在河西帮地主耕田种稻。他们天天相见,却只能隔河相望。一天夜里,牡丹姑娘听说住在凤凰山上的田大爷病了,便偷偷地给田爷送去上等丹皮。她正欲出,恰好碰上给田大爷送优良稻种的神农。这一对心明如镜,貌美如玉的年轻人,两双柔情如水的眼睛,如痴如醉地注视着对方。不期而遇啊,两颗纯洁而又善良的心进击出爱情的火花。 从此,这一对心心相印的年轻人,觉得白天短了,黑夜长了,从此,他们吃饭不香,睡觉不甜;从此,他们冬不知冷,夏不觉热,干活也不感觉累。 两个年轻人啊,朝也思,暮出想,饱受着想思之苦。神农请田大爷当月老,做红媒,搭鹊桥。田大爷满口答应了。药店老板和地主了解到此事,一起出面干预。药店老板硬逼牡丹姑娘嫁给地主做妾,地主则罚神农一辈子给药店老板当伙计。眼看情海难填,爱梦难圆。婚配无望;为了表示对爱情的忠城和坚贞,一天夜晚,他们双双跳进了泪河。滴水崖陪着田大爷流泪,泪河陪着乡亲们啜泣,田大爷和乡亲们想把神农和牡丹埋葬在一起,由于地主和药店老板的干涉和阻挠,只好将他们埋在河两岸,好让他们的魂灵永远相望。谁知,不久从两人的墓地上长出两株树苗,并且渐渐地向河心倾斜,最终贴到了一块,合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 神农和牡丹“生不能婚死也要配”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田大爷。田大爷联想到自己红媒的角色没演完,于是在神农和牡丹投河的地方投河了…… 今天,相思树旁仍然可以看到一株苍老的水桦树,传说这棵树就是田大爷的化身,他在保护着这一对情深意长的年轻人哩! 据说,“相思神”还真能帮助恋人们消灾哩! (明静) 凤凰山弹词。清佚名撰。七十卷,七十回。此书为《定国志》续集,亦即《七梦缘》下集,又为《芙蓉洞》第三集,《唐志》与第四集《宋志》之合集。书叙赵少卿婚瑶娟(或作琼娟),瑶娟不愿,后得荣国夫人助饮而醉,始成婚。时少卿五子已娶,八女已嫁,少卿恃功而骄,有不臣之心,不久死去。中经少卿儿女们与宫廷、官府许多纠葛。少卿第五子洪宏在京为左相宗人令,妻杜夫人于天复元年生一子,生有异香名香孩子。司天太史谓有祥瑞出,当生真主。杜夫人闻之,将儿与乳母女儿互换,帝果命人来验,见为女孩,乃己。此香孩子即后来宋太祖赵匡胤。不久杜夫人生次子赵匡义。中经群雄角逐,君臣之间许多矛盾。唐庄宗病亡,弟明宗立。明宗弟潞王不服,起兵夺位,明宗得妹丈石敬塘助,出兵攻西京,潞王自刎,敬塘自立为晋王。赵匡胤佐柴荣,平定各路兵乱。柴荣宴安荒淫,病不起,托妻子于匡胤。匡胤扶立荣子为(周)恭帝,独掌大权。奉命讨晋,兵至陈桥驿、赵普、冯驩等人拥立匡胤即帝位,是为宋太祖。自此天下复归一统。此书头绪纷繁,结构松散,但以赵匡胤有国为主线甚明。全书基本用七言或八言联目韵语,语言通俗流畅。有同治十三年(1874)青云楼刊本(二十本),宣统二年(1910)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晖阁主序,大达图书供应社排印本(二本)。 凤凰山历史名胜。在大凌河东岸,西距辽宁朝阳市6公里。形似凤凰展翅,故名。古称龙山或和龙山。山分左中右三峰,中峰如凤首,为著名风景区。上建古寺三座,分布在山顶、山中和山下。上寺在山顶,名朝阳寺,寺旁有洞,内卧石佛一尊和清初泥塑佛像,称朝阳洞。中寺名云接寺,距上寺约一华里。下寺在山东麓,名延寿寺,为清康熙朝在辽代报恩寺旧址上所重建。山上又有三塔,均为辽代建筑。它们是绝顶的凌霄塔,今已毁,云接寺西的摩云塔和座落在山北麓的小巧玲珑的方形小塔。山下原报恩寺附近山坡上还有辽代天庆寺玉石观音像和辽寿昌五年(1099)和尚智述等人《玉石观音唱和诗碑》等建筑。 凤凰山 凤凰山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牺牲处。在西充县城东南约15千米。山势雄伟,绵亘数十千米,海拔450米。山上有射箭、插旗、扎营、练兵等遗址。清顺治三年 (1646年) 张献忠率部出川北,其部将刘进忠叛投清军,充为向导,时值大雾,献忠部猝遇清军于山麓,献忠中箭坠马被擒,旋遇害。今山顶小丘传为张献忠墓。 凤凰山参见《宝塔山》条。 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吴山西南,北濒西湖,南接钱江,主峰海拔178米,因山形如凤展翅,故名。唐在此设州治,五代吴越国在此修建宫苑,南宋为皇城地。南宋亡,宫殿改为寺院。元初遭火,遂成一片荒丘。今尚存报国寺、圣果寺、梵天寺、凤凰池、郭公井等残迹。圣果寺遗迹附近崖壁上,有五代观音和罗汉浮雕15尊。东麓万松书院,传为梁山伯、祝英台同窗三载处。凤凰山历经沧桑,元黄缙、明陈子龙、清袁枚、黄景仁都有凭吊之作。袁枚《湖上杂诗》云:“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 南宋官窑遗址博物馆 凤凰寺 ☛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多扶镇西。四周峰峦逶迤,独一高峰拔地而起,状若飞凤,故名凤凰山,海拔414米。山之东、西、南三面,悬崖陡壁,形势险峻,仅一石门可行。山顶平地宽约五十余亩,称营房地,传为明末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扎营处。顶峰名插旗山,传为竖帅旗处。旁有巨石名“将军石”,传为张帅观审地图,规划战事之用。东南面有义军骑兵驻地马槽沟、牧马岭。东头山岭,称“带箭岭”,传为张献忠殉难地。史载,公元1644年,张献忠取西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大顺三年(1646)清兵南下,张献忠率军抗战,后撤至西充凤凰岭,大制舟楫,以图东下。不料叛将刘进忠引清兵袭击凤凰山,张献忠遭乱箭阵亡,其地今称带箭岭。 ☚ 2. 西充县 3. 南部县 ☛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市区。亦名凤山,因形如凤翥而得名。由小龙山、金狮山、螺丝山等20余座山峰集合而成,方圆9公里。主峰海拔1000余米,与市区相对差距200多米。山泉众多,清冽甘美,著名的有高山龙泉、双眼凤井、金银井、红沙井、白沙井、青沙水、洗经池、金刚塘,总称凤山八泉。山上树木葱茏,秀美可爱。山间花木繁盛,常年葱茏烂熳。“凤山启秀”自古为遵义胜景之一。现已辟为森林公园。 ☚ 1. 遵义市 湘山寺 ☛ 凤凰山 凤凰山fenɡhuɑnɡshɑn❶在礼泉县北部昭陵乡境内。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8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海拔798米。表面多风化岩石,有草皮覆盖。相传西周末,有凤凰集聚山头,故名。唐初名臣魏徵死葬此山,当地人俗称魏陵。 ☚ 风速 凤凰广场雕塑 ☛ 凤凰山 凤凰山山名。旧称邽山、乔岳。位于麦积区西北部渭河以南,新阳镇南部,海拔1895米,相对高度500米。为中梁的主峰,是区内西北部最高峰。凤凰山名称由来,说法有二:一是根据传说,“凤凰栖之,因名曰凤凰山”;二是根据山形,“山之主峰,突起于新阳之南,翩然翱翔若彩凤,因名凤凰”。被称为古秦州“镇山”。山上建有庙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办凤凰山东岳文化庙会。 ☚ 卦台山 金龙山 ☛ 凤凰山位于蓟县李庄子乡西北部,沿河村北400米处。属燕山山脉,丘陵地貌,主峰海拔86米,坡度7°~15°。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燕山期灰白色含斑石英二长岩,岩石普遍风化,形成舒缓坡地。土壤类型淋溶褐土。植被类型为荆条、酸枣、菅草、白羊草灌丛群落。有小路简易公路接邦喜公路。 凤凰山 凤凰山相传古代有凤凰在此栖息而得名。位于铜陵市东南新桥乡凤凰村,距市区25公里。1984年被列为自然风景保护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滴水崖、相思树、牡丹园等。 ☚ 西山 采石矶 ☛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沅陵县城东南沅水之畔,海拔200米,面积约0.6平方公里,西北临沅水,为陡峭山壁,东南群山连绵。因山体貌似凤凰展翅,故得名“凤凰山”。凤凰山山顶建有凤凰古寺,为明万历年间 (1573~1620)所建。寺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南山香炉山建有“风鸣塔”,塔高7层,气势雄伟; 沿峭壁砌有石阶路,宛如彩带飘落江边。1938年,爱国将领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于凤凰山古寺内达一年之久,凤凰山地因此为中外所知。 ☚ 龙兴讲寺 芙蓉楼 ☛ 凤凰山Phoenix Hill 凤凰山山名。畲族传说中的发祥地。座落在广东潮安县北25公里处,跨饶平、丰顺两县,方圆数十里。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主峰大髻海拔1498米。传说畲族先祖源于此山,始祖盘瓠死后葬于此山。今山区仍居住着不少畲族,保存有畲村遗迹,祖坟、墓碑等,还发现有名为“高皇寮”的畲族村寨和据传为宋末元初畲族抗元英雄陈吊眼居住过的“陈吊王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