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及其纠正试验是检查外源凝血系统,特别是凝血第二阶段包括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Ⅶ、Ⅹ缺乏的一种简便、敏感的过筛试验。于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兔脑浸出液),在Ca++的作用下,与血浆因子Ⅶ形成复合物并激活因子Ⅸ,而后者与因子Ⅴ、Ca++及组织凝血活酶中的磷脂部分一起生成外源性凝血活酶,进而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最后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操作时,应同时作正常对照。PT结果表示方法较多,以时间计正常值男性11~13.7s,女性为11~14.5s,被检血浆的PT超过对照3s以上才有临床意义; 以活动度计正常值为80~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加等。
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是用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即对因子Ⅱ、Ⅴ、Ⅶ、Ⅹ缺乏作出鉴别诊断。于受检血浆中,分别加入正常新鲜血浆(提供所有凝血因子)、吸附血浆(提供因子Ⅴ)以及正常血清(提供因子Ⅶ和Ⅹ),然后分别作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若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被纠正至正常,则提示各纠正物中含有的凝血因子即是受检血浆中所缺乏的因子,结果如表:
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 标 本 | ml | 纠 正 结 果 |
受检血浆+正常新 鲜血浆 | 各0.05 | 纠正 | 纠正 | 纠 正 | 不纠正 |
受检血浆+正常贮 存血浆 | 各0.05 | 纠正 | 不纠正 | 纠 正 | 不纠正 |
受检血浆+正常吸 附血浆 | 各0.05 | 不纠正 | 纠正 | 不纠正 | 不纠正 |
受检血浆+正常血 清 | 各0.05 | 不纠正 | 不纠正 | 纠 正 | 不纠正 |
| 诊断意见 | | 因子Ⅱ 缺乏 | 因子Ⅴ 缺乏 | 因子Ⅶ或 因子Ⅹ缺乏 | 抗凝物 质存在 |
因子Ⅱ缺乏见于先天性因子Ⅱ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脏疾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应用抗凝剂等。因子Ⅴ缺乏症见于先天性因子Ⅴ缺乏症、肝功能损害、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大手术、晚期癌肿、暴发性紫癜以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因子Ⅶ缺乏见于先天性因子Ⅶ缺乏症,其它与因子Ⅱ缺乏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