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利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利益

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利益

我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离开工农联盟和武装斗争,就没有统一战线。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就在抗日根据地提出了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利益的方针,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地措施,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广大人民抗日参战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抗日战争以来,敌后的经济战线斗争十分尖锐。敌人对我们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进攻,是与军事、政治、特务的进攻密切结合着的,在敌占区,敌人实行了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的掠夺。人民的负担超过全部收入的二倍到三倍,大批壮丁被捉去服役。敌人建筑的华北封锁沟的长度等于长城的六倍,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又四分之一,形成敌占区连年歉收和严重的灾荒。而敌人又利用灾荒挑拨人民到根据地抢粮,企图形成抗日根据地与敌占区中国人之间的对立。对抗日根据地,敌人实行了一面封锁一面掠夺的政策,不断地对边区蚕食和扫荡,大肆掠夺摧毁、杀人。人民创伤极其严重。
1943年7月邓小平在总结太行山区经济建设经验时,谈到了在太行区敌后经济战线斗争中,贯彻党中央毛泽东提出的“自给自足、自立更生” 的方针,经过六年奋斗,探索出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保障了抗日的需要,保护了人民利益,打击了敌人的掠夺计划,而且为我军的全面进攻和战后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1) “我们确定了发展生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也是打破敌人封锁、建设自给自足经济的基础,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79页)实行了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的政策,即稳定了各阶层人民努力生产积蓄,由自给自足向丰衣足食的道路前进;政府颁布了重要法令,规定 “存粮存款不负担”、“雇工工资一半不负担”、“羊群不负担”、“负担照抗战后平年应产粮计算,多收产粮归人民自己” 等,奖励劳动英雄; 这项政策,给发展生产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提高了劳动人民的抗战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政府对工商业政策,给发展和手工业以很大的便利,其中工业负担最轻,使家庭纺织业有了相当发展; 加强对生产的具体组织和领导工作,军队也积极参加了群众的生产战线,不仅帮助人民生产,还同民兵一块保护人民的耕种收割,“这正是军民能够打成一片的理由,也正是我们候候,采取了切实的救灾办法,除社会救济,主要是靠生产,在灾荒严重的地区军队和行政干部成了生产的主力军,专员、县长、司令员、政治委员都亲率干部战士去帮助灾民种地。
(2) 实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我们实行的是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配合。既照顾人民的负担能力,又照顾抗战的需要。”(《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82页)一贯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和严惩贪污,凡是贪污五百元以上者处死刑; 精兵简政,减少了村款的开支; 统一累进税,进一步奠定财政的基础,提高各阶层的生产热忱。
(3) 在税收贸易政策上,采取对外管理对内自由的原则。“把税收和贸易两个部门,置于工商管理局的单一领导之下,用严格的税制来保护根据地的经济”,(《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83页); 禁绝一切奢侈品,限制非必需品的输入,同时组织非必需品和多余物品输出; 对内采取自由的办法; 对商人的投机行为,利用公营商店及合作社的力量加以压抑; 货币政策原则是打击伪钞保护法币,给根据地经济建设以有力的保障。
(4) 在敌占区和游击区也把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利益做为一切政策 出发点。采取了帮助人民打击敌人的抢粮计划,敌人要抓丁,就组织壮丁逃跑和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斗争,使敌占区人民的生活得到很大地改善。
邓小平总结太行区经济建设的四条经验,其中有两条闪烁着我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光辉,他说: “没有正确的政策,就谈不上经济建设; 而这些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任何一个经济建设的事业,没有广大人民自愿地积极地参加,都是得不到结果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85页)

☚ 把群众斗争约束于统一战线范围之内   对毛泽东“十六字”策略原则的运用 ☛
000008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