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减字偷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减字偷声

减字偷声

依调填词时所使用的一种减少字数、音节的变通办法,目的在于美听。这种作辞方式在唐代已常见。例如在敦煌曲子辞中,对原有曲调进行破句或合句处理,采用密调疏唱方法等等已屡见不鲜。如《洞仙歌》二首的第四句分别是“酒醒后多风醋”和“泪珠串滴”,又《倾杯乐》二首下片的结句分别是“纵然选得,一时朝要……”和“堪聘与公子王孙……”。这种为歌唱声情需要而减少辞字的方法,给宋人所谓“减字偷声”开了先河。宋代减字偷声的典型例子有《木兰花》。《木兰花》原调以七言四句为一片,五代十国时,其中的某几处七言句或可断为三言二句,乃减一字;至北宋晏几道所作,则为“四七四七”体,减六字;又张先所作,为“七七四七”体,减三字。晏几道的《木兰花》被称为《减字木兰花》,张先的《木兰花》则被称为《偷声木兰花》。可知减字、偷声二者实质相同,不过在称呼上前者注重谱字、后者注重音乐。关于减字偷声的作用,宋代词人曾歌咏道:“月夜与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晏几道),“香破豆,烛频花,减字歌声稳”(周邦彦)。这说明减字偷声是一种通过调整曲调结构以求得音乐和谐的方式。

☚ 填词   摊破 ☛
000090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