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价jiǎn jià失去一部分价值。无名氏《时人为黄筌语》:“黄筌画鹤,薛稷减价。” 减价jiǎnjià原意为声望降低。 西晋时,京城人口语里,就已出现了“减价”一词。三国后期,吴国有两个年轻的文学家,哥哥叫陆机,弟弟叫陆云。兄弟俩出身名门,曾外祖母是孙策的妻子大乔,祖父陆逊和父亲陆抗都是吴国军事统帅。两兄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擅长诗文歌赋,文学理论名著《文赋》就是陆机写的。两人军事才能也非常卓越,曾接替父亲分别统领过一部分“旧部”。吴亡后,两人隐居故里,闭门勤学十年。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两兄弟从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到了洛阳城。很快,出色的才能震动了京都,满城的精英为之倾倒,有“云间二陆”的美称。 洛阳城原住有颇著名的三兄弟,依次是张载、张协和张亢,人称“三张”。但自“二陆”入洛后,人们的崇慕热点转移,“三张”不像过去那么吃香了,人们就以谚语归纳:“二陆入洛,三张减价。” 此时“减价”的确切意义,相当于现代语言里的“声望降低”或“影响削弱”。 现在“减价”一词已成为商业用语,即降低价钱。 减价(反)加价 减价jiǎn jiàуцéнка;снижéние цен ;ск дка贬价、掉价、跌价、减价、降价、落价、削价;加价、起价、抬价、提价、涨价○贬价biǎn jià(动)降低价格:非但没有~,还在那里涨呢|无~之忧。 ○掉价diào jià(动)跌价;贬值:如今这东西不值钱了,一个劲儿地~|趁房子还没~,赶紧出手。 ○跌价diē jià(动)商品价格下降:商品卖不掉,当然要~|刚买入的股票~了 |拿到收购站一问,兔毛~了。 ○减价jiǎn jià(动)减少价格:~处理|~出售 |~一成|大~|~商品很多 |~促销。 ○降价jiàng jià(动)降低价格:这种品牌是不会~出售的 |化纤纺织品~了 |高档车~了 |大幅度~|~处理。 ○落价luò jià(动)物价降低:最近有些高价商品开始~了 |20万元咱也不要,以后还得~|公款吃喝、送礼减少了,市场上鱼虾等也跟着落了价。 ○削价xuē jià(动)减价:这些衣物都过时了,正在~出售 |现在不买,等~了再说。 ●加价jiā jià(动)提高价格:如供不应求,厂商就趁机~|增刊不~|不法商贩~倒卖,牟取暴利 |~百分之三。 ●起价qǐ jià(动)价格上升:粮食年年不~,农民收入很难提高|每年从谷雨前后,粮食就~。 ●抬价tái jià(动)提高物价:擅自~|乘机~|哄抬物价。 ●提价tí jià(动)提高价格:部分农副产品~了 |有些报纸~了 |房租按没~前的数目交纳。 ●涨价zhǎng jià(动)物价提高:原材料~了 |不能随便~。 加价←→减价jiā jià ← → jiǎn jià加价:提高价格。 减价:降低价格。 【例】 不要随意给商品加价,而要尽量减价。 价格 价格价(价值;价钱;价码;价色;物~;地~;厂~;造~;现~;时~;原~;平~) 贾 赀 盘子 估计价格:估价 作价 估评 标出货物价格:标价 商业上指标明价格:明码 买方问价:问价 问津 卖主提出售价:讨价 要价 开价 报价叫价 索价 卖方高声报价格:喊价 卖东西很诚实,不虚报价:口不二价 要价超过实价:要谎 胡乱讨价:谩索 无限度地乱开价钱或条件等:漫天要价 漫天讨价 漫开叫价 漫天开价 瞒天讨价 瞒天要价 买方因嫌货价高而说出愿付的价格:还价给价 打价 议论价格:评价 双方议论价格:议价 论价 讲价(讲价钱;讲价还价) 讨价还价 要价还价 讨价与还价:二价(不容~) 买方压低价格:砍价 强迫降价:压价(~压级) 不合理地压低价格:杀价 降低原来的定价:降价(~以求) 削价 贬价 镌价 减价 减低或压低价格:短价 减让价钱:饶减 价格划一:不二价(真不二价) 划一不二 货价说一不二:言不二价 言无二价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
另见:买卖 商品 价值 计算 ☚ 价格 各种价格 ☛ 减价在期货交易过程中,期货交易者的卖方报出的某一交货月份的商品期货价格。 减价reducing a price;price reduction 减价price reduction;promotion sale ~商店discount st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