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凌纯声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凌纯声1900—1978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凌纯声
凌纯声1902—1981现代民族学家。江苏武进人。曾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研习人类学和民族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移居台湾。1930年赴黑龙江,从依兰到抚远的松花江下游一带,实地调查了赫哲族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俗习尚。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和标本,后经凌氏整理研究,写成《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一书,于1934年出版。书中保存了大量的民族学资料,至今仍是研究赫哲族的必读著作之一。 凌纯声1902—1981中国民族学家。江苏武进人。字民复。曾在中央大学学习, 后入法国巴黎大学深造, 并获博士学位。历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央大学、台湾大学教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毕生致力于中国的民族学研究,并深入各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 曾在中国古代南方民族文化与东南亚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以及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与太平洋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播关系的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并对中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主要著作有《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畲民图腾文化的研究》等。 凌纯声 226 凌纯声1902—1981当代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字民复,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就学于南京中央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师从著名人类学家莫斯、葛兰耦、黎维等研究学习人类学和民族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积极从事民族学研究和开拓工作,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组主任,国立边疆教育馆馆长,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中央大学教授、系主任。1949年去台,任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等。1930年起他曾对赫哲族、苗族、畲族、彝族进行调查,有专门报告问世。在理论上,他早期认为民族学只研究史前落后民族的生活和文化。40年代致力于边疆研究,去台后,多次调查台湾少数民族社会文化,进而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与环太平洋地区土著文化的传播关系。主要著作有:《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1934)、《湘西苗族调查报告》(1948)、《中国边政制度》(1948)、《边疆文化论集》(1953)、《中泰文化论集》(1958)、《台湾与东亚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1967)、《中国远古与太平印度两洋的帆筏弋船方舟和楼船的研究》(1970)、《中国与海洋洲的龟祭文化》(1972)、《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 (1979)。 ☚ 马长寿 吴文藻 ☛ 凌纯声1901—1978字民复。江苏武进人。1919年入东南大学。1923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研究民族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研究员。1930年至1937年赴东北、湖南、浙江、云南调查各少数民族情况。1941年参与组织川康民族考察团,调查研究四川理番县之羌民和四川靖化与西康丹巴大小金川之嘉戎族。后任国立中央大学边政学系教授,教育部蒙藏教育司司长。抗战胜利后任国立边疆教育馆馆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教授。1955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中央研究院”筹备处主任。1965年任民族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任职15年,奠定台湾民族学研究之基础。1959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三届院士。1978年病逝于台北。主要著作有《中国南瑶族之研究》、《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及《台湾与东亚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