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凌云健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凌云健笔典源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既美子虚之事,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 (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古代诗学概念。原是唐杜甫讨论诗赋文章艺术风格的问题。语出其《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初盛唐时,文风转变,不满六朝诗文华丽绮靡之风,但批判之时,未免矫枉过正,而有一概否定的倾向。如令狐德棻《周书·王褒庾信传论》云:“然则子山(庾信字)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故能夸目侈于红紫,荡心逾于郑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类似观点,盛传一时,但并不符合事实,影响了文学批判继承的健康发展。杜甫则不然,他较全面地评论庾信诗赋的艺术审美价值,一云“清新庾开府”(《春日忆李白》),又云“庾信生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指出庾信后期文风的转变,不仅以清新见长,而且萧瑟深沉,正与《戏为六绝句》相印证。仇兆鳌《杜诗详注》释曰:“首章推美庾信也。开府文章老愈成格,其笔势则凌云超俗,其才思则纵横出奇。后人但取其流传之赋,嗤笑而指点之,岂知前贤自有品格,未见其当畏后生也。”又杨慎《丹铅总录》云:“庾信之诗为梁之冠冕,启唐之先鞭。史评其‘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余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以庾信体兼众美的“老成”,解释其晚期诗风之“凌云健笔”,颇为可取。凌云健笔,指笔力劲健、气势豪迈、超尘拔俗、老而弥坚的艺术风格。杜甫对此神往不已,给予肯定的审美评价。庾信是中国文学史上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南朝丰赡华美的写作技巧,与北朝乐府民歌刚健质朴之风相结合,于是成为开启一代唐诗的先驱者。杜甫“凌云健笔”云云,正指出庾信诗赋在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美学意义。其理论内涵早已超越了一般的风格美学问题。 ☚ 劲健 豪放 ☛ 凌云健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字长卿)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𦣒,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后用来称人文笔纵横,才气不凡。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línɡyúnjiànbǐ━━┃┃ 高远的意念,矫健的笔力。喻擅长写作。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 笔走龙蛇 浮想联翩 ☛ 凌云健笔借指豪迈雄健的文章笔力。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凌云健笔línɡ yún jiàn bǐ形容超脱凡俗的高超而飘逸的雄健笔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