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驴
著名的甘肃地方品种,也是甘肃最古老的原始品种。是适应干旱荒漠气候和饲草条件较差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培养形成的小型驴种。中心产区在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3地区,约有25万余头。其中以武威古凉州产的数量多, 质量好, 故称 “凉州驴”。分布于省内各地, 甘肃省内驴的90%为小型驴。凉州驴具有体格小,四肢端正有力,骨细,关节明显,性情温顺,能适应粗放饲养管理,不苛求饲料等特点。成年平均体高公驴101. 6厘米,母驴99. 56厘米;周岁驴体高为成年驴的92.4%。驮骑可负重50~70公斤,日行30~50公里,是山区和农村喜用的役畜。政府对小型驴的改良方针是, 除在中心产区保留优秀凉州驴作纯种繁殖外, 其余普遍用关中驴和庆阳驴的公驴进行杂交改良。曾确定武威、高台、永昌、静宁、定西、庆阳等县为改良小型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