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冷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冷瘴

病证名。一名寒瘴。《瘴疟指南·冷瘴》: “其症恶寒,发震,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或大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所兼之证极多,不能尽述。惟以其有寒,谓之冷瘴。”治宜温通或温下为主,如来复丹、夺命散、真武汤、截疟丸、姜附汤、黑锡丹、感应丸等方均可选用。亦可用正气散、和解散等。参见瘴气、瘴疟条。

冷瘴lěng zhàng

《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瘟疫(附子)(2)。病证名。一名寒瘴。《瘴疟指南·冷瘴》:“其证恶寒,发震,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或大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所兼之证极多,不能尽述。惟以其有寒,谓之冷瘴。”治宜温通或温下为主,如黑锡丹、来复丹等。

冷瘴

冷瘴

冷瘴是指感受瘴毒之气而外发寒热的寒性外感疾病。临床特点为寒热不规则,乍热乍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间日一发,或一日二、三发。冷瘴见《景岳全书》。《瘴疟指南》称“寒瘴”。
冷瘴的发生,由于南方寒暑失常,乍暖乍寒,山溪原野多杂恶气,若起居失于调摄,致瘴邪得以侵袭,营卫失调,发作寒热。冷瘴的症状,除寒热外,其它兼证尚有头痛,胸膈痞闷,呕吐,腹胀,泄泻,身重,腰痛,脚软,口渴等。
冷瘴的治疗,其初以芳香化浊辟秽法;若邪入心包,可用开窍法;变证寒厥,以温中祛寒为主;待寒热症状巳有间歇者,可应用截法治疗。具体辨证见下:
瘴毒郁表:症见恶寒发热,寒热相半,胸膈痞闷,身重,骨节痠痛、腰痛脚软,头痛,舌苔厚腻,脉象寒时微迟,热时弦数。此由秽浊之邪外袭,郁于肌表,瘴毒偏湿所致。治宜芳香化浊,辟秽理气。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本方以藿香、苍术、草果芳香化浊辟秽逐邪;以半夏、厚朴、陈皮祛痰宽胸利气;以姜、枣和中;甘草解毒。若食少多痰,吞酸嗳气,应用嘉禾散以理气调中。嘉禾散又名穀神散,有调和脾胃,消食理气及祛痰等作用。
瘴毒内蒙心窍:症见寒热往来,因误治继而痰涌气滞,心胸躁闷,甚则谵语神志昏迷,苔白脉滑。此乃瘴毒挟痰湿闭塞气机,上蒙心窍。治宜辟秽开窍,利气解毒。方用苏合香丸。
阳虚阴盛:属冷瘴变证。症见寒热往来,继而四肢厥冷。舌黑而润,或上吐下泻,脉沉细而迟。此乃瘴毒从阴之化属寒厥。治宜温中祛寒。方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或干姜附子汤。
冷瘴经以上治疗,若寒热间歇,作止有时,可用截法,截瘴丸主之。截瘴丸又名截疟丸,方中常山祛痰善治寒热之毒。《本草纲目·常山》引待制李焘,称常山为去瘴之根本;槟榔行滞御瘴疠;乌梅之酸以敛外泄阳气;更用生姜、甘草以和胃,并减少常山的副作用。

☚ 热瘴   疫病 ☛

冷瘴lěng zhàng

cold malari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