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用白云岩
已发现白云岩矿床(点)29处,列入省矿产储量表的冶金用白云岩矿床6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探明储量43575万吨,保有储量42880万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2位。分布于宿县、肥东、巢湖、和县、萧县、凤阳、定远、霍邱、寿县、滁州、含山、庐江、怀宁、宣州、泾县、南陵、青阳、铜陵、贵池等地市县。
安徽白云岩矿的成因类型主要为蒸发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两类。蒸发沉积型白云岩产出层位较多,有震旦系的四顶山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灯影组、寒武系的冷泉王组、半汤组、张夏组、崮山组和山凹丁群,奥陶系的仑山组,石炭系的和州组、黄龙组,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含MgO一般为17—21.85%,Ca028—39.40%,SiO21.50—3.16%。沉积变质型白云岩产于上太古界大别山群和下元古界肥东群,含Mg018.74—19.72%,CaO30.91—42.60%,SiO20.14—4.12%。已开发利用的有宿县黄山和肥东双山两处小型白云岩矿床,现有生产能力为28万吨—年,占用保有储量524.3万吨,占总量的1.22%。1991年全省生产白云岩矿50.65万吨,其中国营矿山生产34.75万吨,乡镇集体和个体矿山生产15.9万吨。本省所产冶金用白云岩主要供给马钢、合钢、芜钢使用,其次供铜陵、泾县、繁昌、当涂等小型钢铁厂使用。可供规划开采的冶金用白云岩有宿县大鼓山、巢湖汤山、和县大山及肥东荒山4处,保有储量42356万吨,占总量的98.78%。特别是和县大山和巢湖汤山白云岩,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好,可建大型矿山。冶金用白云岩比较丰富,赋存地层层位多,质量好,分布广泛。已普查的霍邱四平山、土门山、寿县四顶山、淮南百丈山、宿县曹山、庐江青龙山等矿点,估算地质远景储量3亿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