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况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况钟1383—1443明代官吏。江西靖安人,字伯律。初事尚书吕震,荐授仪制司主事。宣德五年(1430年) 因尚书蹇义推荐,任他为苏州知府。苏州赋役繁重,豪户欺压百姓,最称难治。他到任后,捶杀奸吏数人,尽斥贪虐庸懦者。与巡抚周忱悉心计划,减免苏、松重赋七十余万担。积济农仓粟至数十万石,赈荒之外,贷给民间欠租及办事所需之用。为政纤悉周密。织造采办宦官、卫所将卒及豪强大户,均受他抑制,歛迹不敢放肆。又能重学校、文士,凡单门寒士,多得他周济。正统六年(1441年)秩满当迁,百姓二万余人走诉请留。死时吏民聚哭,为之立祠。 况钟(1383—1443)明靖安(今属江西)人。冒姓黄,字伯律,号龙冈、如愚。家贫习吏,初仕本县礼曹着才名。永乐十三年(1415 年)荐授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二十一年超迁郎中。宣德五年(1430 年)任苏州知府,帝特赐玺书许便宜行事。首雪民冤,惩贪倡廉,与巡抚周忱奏减苏州府税粮七十余万石,建义仓,均徭役,兴文教,三任知府称大治,吏民为立生祠。卒于任,赠正议大夫、祀名宦祠。生平淹贯经史,为文简要,工行、楷书。著有《况太守集》。 况钟 况钟昆剧《十五贯》中的人物。他是苏州知府。商人熊友兰因十五贯钱被连累,经受不住县官过于执的酷刑,屈打成招,以谋财害命之罪被判处死刑。江南巡抚批转此案交况钟监斩。况钟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其中有冤情;就不辞辛苦,为民请命,连夜赶往巡抚衙门,谒见巡抚,再三恳求上司暂缓处决。他又不顾原判官的冷嘲热讽,亲赴现场踏勘访问。后又使巧计让嫌疑人娄阿鼠吐出真情,救出无辜,抓住真正凶手,使案情真相大白。况钟廉洁清正,精明能干,坚持正义,重视调查研究,不计个人得失为民解冤除恶,是受人爱戴的清官形象。 ☚ 过于执 王利发 ☛ 况钟 况钟民间传说中的清官形象。是以明代苏州知府况钟(1383—1443)为原型而塑造的。其传说主要流布于江苏等地,内容大多与审案有关。代表性作品如《况钟巧断小鸡案》、《况钟审笆斗》。 ☚ 海瑞 戚继光 ☛ 况钟 况钟清传奇《十五贯》(又名《双熊梦》)中人物。苏州知府。曾受命监斩以勾结成奸谋杀人命罪被判死刑的熊友兰、熊友蕙、侯三姑、苏戌娟四人。他发现其中有冤情,亲去淮安、无锡查访,终使四人得以昭雪,真正的杀人凶手娄阿鼠被处以死刑。按,历史上实有况钟(1383—1443)其人,字伯律,籍贯江西靖安。明宣德五年任苏州知府,在任抑制豪强,严惩贪吏,并曾与巡抚周忱奏请减免江南重赋。见《明史》。又,《十五贯》的主要情节系据宋人话本《错斩崔宁》改编,但况钟这一形象在《十五贯》中始第一次出现。建国后昆剧进行整理加工,进一步突出况钟实事求是、为民请命的精神和深入民间、实地查访的作风。 ☚ 谭记儿 梁山伯 ☛ 况钟1383~1442明代著名清官。字伯律,号如愚,江西靖安人。初为县书吏。因才能出众,被举若授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出任苏州府知府。到任后,秉公执法,整饬吏治,亲自清查、审理重大案件,处死贪赃枉法、为害乡里的官吏数人,撤换了一批庸懦无能和违法乱纪的官员,苏州吏治为之一新。御史李立与苏州府同知张徽等勾结,为邀功请赏,迫使民户抵充军户,百姓被冤死者不计其数。况钟依法查处,向朝廷揭发李立、张徽等人的罪行,使无数百姓免遭此难。当时,设在苏州府内的几个军事卫所的官军,目无法纪,四处行凶抢劫,况钟贴出告示,允许人们揭发控告,对本卫所违法军官予以逮捕、严惩。巡按浙江的监察御史王琏,贪赃枉法,况钟上奏纠劾,将其逮捕法办,并为受害者平反昭雪。治苏时期,况钟关心百姓疾苦,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兴校办学,培养人才,深受苏州百姓爱戴。正统六年(1441年)冬,况钟任苏州知府满11年后,秩满当归,数万百姓乞请留任。朝廷下诏,允其留任。逝世后,吏民俱哭,立祠纪念。著有《况太守集》。 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代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县书吏,吏部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为礼部仪制司主事。任职期间,先后受到明成祖朱棣31次嘉奖。仁宗洪熙元年 (1425年),被越级提升为仪制司郎中。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被荐举出任全国税粮中心地区的苏州府知府,因政绩卓著留任达13年之久,于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卒于任所。执法严明,刚直不阿,是当时有名的清官,在后世也被推崇为为官的典范。 况钟1383—1443明官员。字伯律。靖安(今属江西)人。出身小吏。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任苏州知府。其时苏州赋役繁重,他和巡抚周忱悉心筹划,奏免田赋七十余万石。他抑制豪强,严惩贪诈属吏,整治风纪。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任满调职,二万余百姓向巡按御史请求挽留。两年后病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