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凌bīng líng积冰。孟郊《戏赠无本》: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p 痍。 冰凌二2202①名冰锥儿。⑴中原官话。陕西宝鸡〖 〗。⑵西南官话。云南昆明〖 〗、大理〖 〗、保山〖 〗、蒙自〖 〗、思茅〖 〗。⑶吴语。江苏常州。上海、上海宝山罗店、松江。②名冰块。西南官话。云南玉溪〖 〗。③动冰冻。⑴中原官话。河南宜阳。清光绪辛巳年《宜阳县志》:「冰之冻者曰~。」⑵西南官话。云南昆明〖 〗。   冰 冰冰(冰凌;寒~) 凌(冬~) 冻水骨 玉膏 石镜 冰和霜:冰霜 寒冷的冰霜:寒霜 清霜 冷霜 冰和雪:冰雪 环素 瑶琼 琼玖 云母 乱琼碎玉 滴水凝成的锥形的冰:凌锥 冰锥(冰锥子) 雪凌 霜凌 滴水、积雪凝成的冰条:冰凌 冰溜(冰溜柱) 冰柱 冰玉 溜筯 悬挂着的冰柱:悬冰 形容冰柱:银笋 小冰柱:玉筯 结于水面的冰:阳冰 背阴处的冻冰:阴冻 春天的冰:春冰 寒冷的冰:寒冰 积聚的冰:凌(冰凌) 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成的结晶状的小颗粒:冰晶 雾凝聚在树枝上的白色松散的冰晶:凇(雾凇) 霿淞 树挂 破碎的冰:碎冰 玉星 漂流的碎冰:迸萤 洁白的冰:素冰 白冰 晶亮的冰:熙冰 厚冰:坚冰(~已破) 丰冰 严冰 玄冰重冰 层冰 黑凌 透明坚硬的平滑冰层:明冰 坚硬的河冰:狐冰 薄冰:轻冰 细碎的薄冰:凘 未化尽的冰:残冰 余冻
另见:冬季 寒冷 凝结 融解 ☚ 冰 雪珠 ☛ 冰凌见“雨淞”。 冰凌气象部门称为 “凌汛”的,春季江河解冻期,冰块飘浮遇阻,堆积河坝,堵塞江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以致冰凌、江水溢出江道,蔓延成灾。陆上有些地区,如山谷风口或酷寒致使雨雪在物体上结成冰块,成下垂形状,越结越厚,重量增加。由于下垂力量的拉力致使物体毁坏,也属冰凌责任。至于一般的冰冻受损,如露天砖坯冻裂、水管冻裂等都不属于冰凌责任。 冰凌〈名〉本指冰,代指成色十足的白银。 《聊·翻》十一: 大相公看了一遍,说:“我出七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