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冯汉骥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冯汉骥1899—1977湖北宜昌人 冯汉骥
冯汉骥冯汉骥(1899—1977)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74页 冯汉骥1899~1977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字伯良,湖北宜昌人。192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任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1931年留学美国,先后入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其间以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从而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学和民俗学现象,当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1936年获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回国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1938年夏赴岷江上游考察羌族社会,并清理石棺葬,率先开创川西高原考古发掘工作。1941年担任四川省博物馆筹备主任,成功地发掘前蜀王建墓并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1943年起一度在华西协合大学社会学系兼课并代理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兼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在此期间配合成渝、宝成铁路建设及成都市政建设开展考古发掘和民族考察,还对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族的墓葬进行发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兼收并蓄,有新的突破,成果累累。主要著作有 《中国亲属制》、《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王建陵墓的发现和发掘》、《云南晋宁出土铜鼓研究》等。主编《四川古代的船棺葬》,并重译摩尔根的 《古代社会》。 冯汉骥1899—1977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伯良。湖北宜昌人。1933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大学文科。1931年赴美先后就学于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36年获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四川大学教授,后兼任四川省博物馆筹备主任、华西大学社会学系代主任。1949年后任西南博物院副院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擅长结合现代民族、民俗学资料解释考古学问题。参加过前蜀王建墓发掘、成都平原考古调查。著作有《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冯汉骥考古学论文集》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