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冯梦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冯梦龙1574—1646

明文学家、戏剧作家。字犹龙,一字耳犹,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崇祯三年(1630年)贡生,曾官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至十一年任福建寿宁知县。明将亡,他编《甲申纪事》、《中兴伟略》,还写了两首《乱离歌》。据传清兵渡江时,他参加过抗清斗争。清顺治三年(1646年)突然死去。他毕生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编辑。提倡重视小说,认为小说比《孝经》、《论语》更能感人。经他收集、改订、刻印的小说戏曲民歌,已知的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总称《古今小说》。另编有民歌集《山歌》十卷、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改写的小说有《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经他修改过的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冯梦龙

❶ 明昆山人。字翔甫。冯琨子。万历四年(1576 年)岁贡。荐选应天府训导,署知六合县,迁颍上县教谕、吉州学正。为人清介,富于文藻,为诸生严师。
❷ (1574—1646) 明末清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犹龙,又字公鱼、耳犹等,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绿天馆主人等。熊廷弼门人。明崇祯三年(1630 年)贡生。授丹徒训导,署知福建晋江,迁泉州府训导。七年任寿宁知县,曾疏陈时政,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以礼,纂修《寿宁待志》,列名宦。十一年任满归隐。十七年甲申之变后福王于南京监国,以草莽臣名义作《中兴实录》,编刊《甲申纪事》等书。弘光元年(1645 年)福王灭,赴福州从唐王抗清,辑《中兴伟略》。感愤而卒,遗命将未完之《墨憨词稿》等托沈自晋卒业。以才学与兄梦桂、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明经学,注重戏曲、小说、民歌等通俗文学的编集与创作。编订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增补长篇小说《新平妖传》,改作《新列国志》。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太平广记钞》《古今谭概》《情史》等。改定《精忠旗》《酒家佣》等曲本,编纂散曲集《太霞新奏》。作传奇《双雄记》《万事足》,编有《墨憨斋词谱》。另著有《春秋衡库》《别本春秋大全》《麟经指月》《七乐斋集》《中兴从信录》等。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一字耳犹,自号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墨憨斋主人等,别署龙子犹。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崇祯三年补贡生,曾任寿宁知县。清兵渡江,参加过抗清活动,清顺治二年死于故乡。少负才名,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受李贽等人影响很深,十分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毕生从事此类作品的编写、整理和刊行工作。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其中部分作品可能是冯所作。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笑府》等。并改写了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整理修改了传奇剧本《新灌园》、《女丈夫》、《酒家佣》、《杀狗记》、《邯郸记》等数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又曾创作《双雄记》传奇,今存。

☚ 高濂   王思任 ☛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甚多,主要有墨憨斋主人、龙子犹、顾曲散人、茂苑野史、无碍居士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工诗文词曲,兼长经史。性旷达,又受李贽思想启迪,故疑经非儒。尝蒐集青楼市井民歌俗曲编为《山歌》、《挂枝儿》集,多叙写男女真情,与道学礼教相悖,由是大受卫道者攻讦,长期倚坐馆为生。明崇祯三年(1630)始以贡生授丹徒县训导,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任满归里。后从事抗清活动,于清顺治三年以忧愤卒,或云被清兵所杀。冯梦龙特别重视推动俗文学的发展。在小说方面,辑选和整理、改编宋元以来话本一百二十篇,编纂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与《醒世恒言》,并增补罗贯中《平妖传》为《新平妖传》,改写余邵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在戏曲方面,除创作《双雄记》、《万事足》外,又据“案头场上,两擅其美”原则,修订汤显祖等人的传奇多种,今存《新灌园》等十一种,与已作两种总称《墨憨斋定本传奇》。清阙名《传奇汇考标目》谓《凤双飞》亦冯氏手笔。所作散曲集为《宛转歌》,已佚。《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六首,套数二十套,复出小令一首,套数一套。冯氏论曲曾云:“古有 三不朽。以今观之,情又其一矣……人生而情死,非人;人死而情生,非鬼!”(《太霞新奏》)故所作散曲几皆为风月柔情之作,笔法似民歌小曲,风格朴实平易,“然有一字过人,曰‘真’”(《太霞新奏》)。此外,所著还有散曲选集《太霞新奏》、《墨憨新谱》等多种。近人编有《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陆树仑著有《冯梦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版)。

☚ 琼飞仙侣   周之标 ☛

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一字耳犹,亦字子犹、公鱼,别署龙子犹、犹子龙,号词奴、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茂苑野史、香月居主人、詹詹外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明崇祯中贡生,后任福建寿宁知县。清兵入关,他曾刊印宣传抗战消息。明亡殉难,一说忧愤而死。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有传奇剧本《双雄记》、笔记《古今谈概》,编散曲集、时调集等。
索引:冯梦龙,犹龙、耳犹、子犹、龙子犹、犹子龙、公鱼,词奴、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茂苑野史、香月居主人、詹詹外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七乐斋、墨憨斋、默憨斋,香月居、绿天馆。

冯梦龙

 明代小说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墨憨斋主人、墨憨子、龙子犹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兄梦桂、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曾任寿宁知县,清兵入关后,忧愤而死。他毕生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编辑和刊刻通俗文学集多种,也从事创作,数量已难估计。现存《双雄记》。

冯梦龙 - 可可诗词网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字犹龙,一字耳犹、子犹,自号茂苑野史氏、绿天馆主人。因其室居名墨憨斋,故亦以墨憨斋主人署其编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博学多才,与兄画家梦桂、弟诗人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早年热衷科举,但屡试不第。于是,放浪形骸,以“狂士”自许。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为贡生。曾任丹徒训导。崇祯八年官寿宁知县。李自成攻陷北京,清兵入关,他编撰了不少文字资料宣传抗清思想和反对李自成农民起义。许自昌《樗斋漫录》谓其“酷爱李氏(卓吾)之学,奉为蓍蔡”,其思想也受市民阶层意识的影响,对程、朱理学及封建礼教的某些方面持反对态度。在文学上,崇尚通俗、自然,主张“情”与“真”,尤为重视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能诗,善曲,尤擅小说、戏曲。所编撰之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三言”,为我国宋、元、明三代话本小说之集大成。另编撰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智囊》、《智囊补》、笑话集《笑府》、《广笑府》,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等;戏曲创作有《双雄记》、《万事足》;改定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冯梦龙

明代文学家、编辑家。1574年生,1646年去世,江苏吴县人。少时才华出众,屡考科举不中,久困诸生间,落魄奔走。明天启二年(1622)归居苏州。他选辑宋、元、明话本小说120种,由苏州书种堂书坊分3次刊行。此即明清以来书市上常销不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编有散曲集《太霞新奏》,时调集《桂枝儿》、《山歌》,笔记《古今谈概》,改写小说《新列国志》、《平妖传》等。他一生创作或编辑的小说、戏曲、民歌达70种。明末,清兵南下,他各地奔走,刊行《中兴伟略》诸书,宣传抗清。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又有说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
主要责任者: 马步升,巨虹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215 千字
页码: 1-247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K825.6
语种:中
定价:25.00
出版时间:2015-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丛书责任者:宋林飞,王庆五
丛书责任方式: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共收录40条词条。
被引频次:10
冯梦龙

125 冯梦龙1574—1646

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少有才名,然屡试不中,曾以坐馆教书为生。崇祯年间,以贡生入仕,曾任丹徒县训导、寿宁县知县等职。晚年归里著述,清兵南下时曾参加抗清斗争。因生长于江南闹市,又困于仕途,了解下层,对民间文学十分喜爱。曾整理编印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俗称“三言”);改写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评纂笔记《古今谭概》、《情史》、《智囊》等;还修改编辑戏曲多种,集为《墨憨斋定本传奇》。自著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散曲集《宛转歌》和诗集《七乐斋稿》(以上二种均失传)。明代通俗文学勃兴,通俗作家迭出,但在小说、戏曲、民间歌曲三方面均有杰出贡献的作家,唯有冯梦龙一人。

☚ 袁宏道   张岱 ☛

冯梦龙

196 冯梦龙

见25125条。

☚ 周朝俊   阮大铖 ☛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Feng Menglong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仕途屡受挫折,直到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曾任丹徒县训导、福建寿宁知县。他是复社的成员,参加了南明唐王政权,积极从事抗清活动。
冯梦龙深受思想家李卓吾的影响,他反对用“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学理论上,冯梦龙认为只有自然地发于中情,表达人的性情的文学,才算是真文学。主张文学作品要表现“真情”,反对矫揉造作。他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认为话本小说可与帝尧时代的优秀诗歌并传不朽。
冯梦龙在文学史上的主要功绩是收集、改订和出版了很多小说、戏曲作品。他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晚明时期拟话本的创作活动,使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冯梦龙博学多才,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小说戏剧、丹青绘画,无不精通。“三言”之外他著有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谈概》,改写了长篇小说《新列国志》、《平妖传》等。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并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诸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外,还编有时调小曲集《桂枝儿》、《山歌》。

☚ 吴承恩   凌濛初 ☛
冯梦龙

冯梦龙1574—约1646

字犹龙,别号墨憨子,龙子犹等,长州(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颇具文才,在我国通俗文学领域内有重大贡献,著有话本集“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编有民间曲集《桂枝儿》等,戏曲创作有《双雄记》等。冯梦龙在人口思想方面的贡献是明确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他注意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提出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一男一女,如果生两男两女,人口就会大大增多,就会无法生养。他说:“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太平广记钞·古元之》)冯梦龙可谓我国历史上明确提出节育主张的第一人。

☚ 徐光启   洪亮吉 ☛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明末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别署子犹、龙子犹、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与其兄梦桂、弟梦熊并有才名,人称 “吴下三冯”。早年研读四书五经,十几岁即为诸生,后却屡试不中,曾以坐馆教书为生。因心中郁闷不乐,一段时期常出入青楼酒馆,过着 “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 的生活。这使他有机会了解下层人民,对编写通俗小说,收集民间山歌起了积极作用。他还是 “复社”社友,并被尊为“同社长兄”。崇祯三年(1630)57岁时取得贡生资格,初任丹徒县训导,后于崇祯七年升福建寿宁知县。政简刑清,首倡文学。纂修 《寿宁待志》 2卷,65岁离任回苏州,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和戏曲研究整理工作。崇祯17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他作 《甲申纪事》,表达对农民起义的不满。唐王朱聿健在福州成立小朝廷,梦龙出仕,并作 《中兴纪略》,期望明王朝复兴。顺治三年(1646)忧愤而死,一说是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在文学思想上受李贽影响,主张情真说,认为只有发诸中情的文学才是真文学。梦龙是继罗贯中、熊大木之后的著名小说家,对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有许多独到见解,将其提到与 《孝经》、《论语》同等重要的地位,他用毕生精力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编写工作,确立了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经他改订出版的小说、戏曲和民歌,总计不下数十种。在万历四十年左右收集、刊印了两部民歌集: 《桂枝儿》、《山歌》,他认为民歌“情真而不可废”。明代许多民歌赖这两个集子得以保存。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并称“三言”,即他所编。其中收活本小说120篇,较丰富、复杂、敏感地表现了市民的生活、感情和理想,并描写了商人、小手工业者的形象,多少表现了明末社会的特点,有时代气息。他还增补了罗贯中的 《平妖传》,改写了 《新列国志》。
冯梦龙积极改编和创作戏曲。其戏曲观倾向于吴江派,严守格律,崇尚本色,撰述 《墨憨斋词谱》。创作传奇剧本 《双雄记》和 《万事足》两种修改 《精忠旗》、《新灌园》、《酒家佣》等传奇多种,合称 《墨憨斋定本传奇》。经他编撰的笔记小品现存有《情史类略》、《智囊》、《智囊补》、《古今谭概》、《吴府》。著有诗文集 《七乐斋稿》和散曲集 《宛转歌》均已佚。在所辑 《大霞新奏》 中有一卷他自作散曲作品,部分诗文散见在 一些文化典箱中,有待辑佚。梦龙还著有研究 《春秋》的著作: 《麟经指月》、《春秋衡库》。选评过 《太平广记钞》。
其作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三言”,带动了明末清初文坛收集和创作短篇小说的热潮。“三言”中许多故事如“十五贯”“白娘子”等被改编成戏曲广泛上演,对戏曲也有很大影响。

☚ 王夫之   朱有燉 ☛

冯梦龙1574—1646

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别署子犹、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57岁举贡生,后任福建寿宁知县,64岁离任回苏州。一生致力编写通俗文学。辑有明代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又辑有民歌集《挂枝儿》、《夹竹桃》、《山歌》;又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为《墨憨斋定本传奇》。他才情跌宕,通经学,善诗文,尤工小说词曲,著有诗集《七乐斋稿》,曲谱《叶子新斗谱》,传奇《双雄记》;又有《智囊》、《古今谭概》、《春秋衡库》等。


冯梦龙

明末文学家。在人口问题上的最大贡献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节制生育的主张。他在《太平广记钞·古元之》一文的批语中说:“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这一见解的积极意义是突破了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尖锐地看出了如无节制地生育,人口大量增加,人们生产的生活资料将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第一次向人们敲响了控制人口生育的警钟。参见“文学”中的“冯梦龙”。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姑苏词奴等。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他少年时即有才华,博学多识,为人旷达,治学不拘一格。应举屡试不中。崇祯三年(1630)57岁时,才补了一名贡生,初任丹徒县训导,后任福建寿宁知县。任职期间曾编《寿宁县志》。其兄梦桂为名画家,弟梦熊,为名诗人,兄弟三人合称“吴下三冯”。他曾以坐馆教书为生。因心中郁闷不乐,常出入青楼酒馆,使他有机会了解下层人民,对其创作通俗小说有积极作用。他在阉党横行时被迫害,于时发愤著书,完成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的编纂工作,并评纂了《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等著作。清兵南下,他怀念故国,宣传抗清,后卒于故乡。他以毕生精力从事通俗文学的编辑、创作和刊行工作,并对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有许多独到见解,对其发展有重要贡献。他著作丰富,除著名的《三言》外,还整理了民歌集《桂枝儿》、《夹竹桃》、《山歌》;改编了《新列国志》、《平妖传》等长篇小说;创作了《双雄记》、《万事足》等传奇;修改了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戏曲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有笔记小品《智囊》、《古今谭概》等;诗集有《七乐斋稿》;曲谱有《叶子新斗谱》等。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和民间歌曲的繁荣为其特色,在此三方面贡献突出者应属冯梦龙。

☚ 吴承恩   凌濛初 ☛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

明代文学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顾曲散人、墨憨子、墨憨斋主人,别暑子犹、龙子犹。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崇祯三年57岁才补贡生,授寿宁知县。清兵渡江,曾参加南明抗清斗争,后卒于乡。或谓殉难福州。诗文,小说、戏曲俱能写作,尤以编写通俗小说知名。毕生主要从事通俗文学的搜集、整理、编写、刊行工作,对古代通俗文学的保存和传播作有重要贡献。曾编写话本、拟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 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 编辑民歌集《挂枝儿》、《夹竹桃》、《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小品《古今谭概》、《笑府》; 删改整理传奇剧本《新灌园》、《精忠旗》、《女丈夫》、《酒家佣》、《杀狗记》、《邯郸记》等(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又撰有传奇剧本《双雄记》、《万事足》、以及诗集《七乐斋稿》、散曲《宛转歌》、曲谱《叶子新斗谱》等。所编“三言”对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影响颇大,其中不少故事被改编为戏曲流传至今。

☚ 袁宏道   凌蒙初 ☛

冯梦龙1574~1646Feng Menglong

famous man of letters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named Master of Naive Ink Studio. Works: New Records of the Various States,Constant Words to Awaken the World,Yang Jiao’ai Gives Up His Life for His Friend,A Den of Ghosts,Yutang Chun,Clear Words to Instruct the World,etc.

冯梦龙1574—1646

明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与兄梦桂、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崇祯三年(公元1631)贡生,任丹徒训导。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官福建寿宁知县。明灭亡时他编有《甲申纪事》和《中兴伟略》。清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突然死去,死因不明。其思想受李贽等人的影响颇深。特别重视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曾编辑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散曲集《太霞新奏》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著作有传奇《双雄记》,并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诸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

冯梦龙1574—1646

明末小说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江苏苏州)人。崇祯贡生,曾任训导、知县等官。通经学,善诗文,尤工小说词曲,毕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编辑和创作。以《三言》为代表作。还辑有《桂枝儿》、《山歌》等民歌集和《太霞新奏》等散曲集,改编《平妖传》、《新列国志》等长篇小说。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为《墨憨斋定本传奇》。自己创作有《双雄记》、《智囊》、《古今谭概》、《春秋衡库》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