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冬瓜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冬瓜栽培史history of white gourd grow-ing

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是古代栽培较多的瓜类蔬菜之一。原产中国。一些地方的汉墓中有冬瓜籽出土。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秦汉时的《神农本草》和三国魏·张楫《广雅》。史籍中有白瓜、地芝等别名。一些地方志中常写作“东瓜”。
古代栽培的冬瓜基本上都是粉皮冬瓜,果形或长如枕,或圆如斗。青皮冬瓜极少,仅清代及民国年间纂修的个别地方志中有记载。关于冬瓜的品种,史籍中未见著录。冬瓜的变种节瓜,清初的文献中已有涉及。
据《齐民要术》记载,南北朝时黄河中下游栽培冬瓜系采用直播法,于农历正月,或二三月间,宽深掘土作穴播种; 或者于农历十月间播种,冬季降雪时,将积雪堆于播种穴上,则效果更佳。到了明代,太湖地区常应用育苗移栽法: 于农历二月间,在地面用湿稻草灰拌土做成苗床,按1寸的距离播种育苗。至农历三月下旬,在本田按4尺左右的距离开穴,每穴定植冬瓜苗4株。清代后期,四川省某些地方已采用温床育苗,待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定植本田。古代栽培冬瓜对施肥相当重视: 直播者,于播种前重施基肥。育苗移栽者,播种后随即浇盖籽粪,出苗后,苗床浇清粪水; 定植前,定植穴中重施基肥; 生长期中追施浓粪或粪渣。冬瓜的株行距比较大,某些地方采取间作的栽培方式而取得丰产。如广东省某些地方将冬瓜与芋、姜、葛间作,达到亩产冬瓜60担、芋11~12担、姜与葛各10担。历代栽培冬瓜均不行整蔓,而于坐瓜5~6个后打顶。清代后期,四川省的一些地方在冬瓜长出6~7片真叶后摘心,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古人不仅观察到瓜类是雌雄异花植物,清代后期并已知道雨天蜂蝶不活动,栽培冬瓜需要进行人工授粉才能多坐果。采种者留最早坐的瓜,而且每株只留1瓜,以后开的花均随时摘除,并于瓜蔓长至一定长度时摘心,使养分集中供应种瓜。在历史的早期,栽培冬瓜一般都在经霜后采收。古人的经验,冬瓜耐贮,可以贮藏经年不坏。但是,未经霜即采收者则易烂而不耐贮。
冬瓜在古代除以新鲜果实入蔬外,常酱渍或蜜饯供食。冬瓜的种子自古入药,《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