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冥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奠品 > 冥紙 冥紙 míngzhǐ 亦稱“冥錢”、“冥鏹”。供焚化用的人間錢幣的代用品,紙製,古民俗謂亡者或鬼物持之可於冥間通用,故稱。漢代以前多以銅錢實物埋於墓穴或墓旁,魏晉以後漸以紙製的仿品替代。初,或作成銅錢狀,或印出銅錢圖樣。人間行紙幣,則隨之亦改變圖樣。此俗歷代相沿。近世最簡化者惟以黄草紙焚化。唐·張籍《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紙錢,鴟鳶作窠銜上樹。”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録·中元節》:“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織燈窩之狀,謂之盂蘭盆。挂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哭罷,焚了些冥錢,就引崔生在靈位前拜見了媽媽。”《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去縣前買了些米、麵、椒料等物,香燭、冥紙,就晚到家敲門。”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大行喪禮》:“蓋自唐宋以來,相沿已久,惟冥鏹最屬無謂。” 纸制祭品 纸制祭品祭祀时所烧的纸制物品:纸(~人;~马;~船;阡纸;黄纸) 长锭 ☚ 祭品 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