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结构配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结构配置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结构配置

农村复合生态工程在结构上的配置或设计。农林复合生态工程,不同于普通的林业生态工程,它不仅要考虑森林生态系统,而且要考虑农、牧、渔等多种生态系统。其模式首先是确定经营目标,即根据土地、环境、农林牧业状况确定其功能; 第二是确定与经营目标相应的管理方针,着重处理农、林、牧各组分间的关系,以及复合生态系统各组分与环境的关系;第三是充分利用环境、社会和经济资源,着重考虑所选择模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如在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平梯田上,水土流失较轻,可以确定以经济收益为主进行林粮间作,但由于干旱和水分亏缺,应选择林、粮间水分竞争易处理、层次结构简单的模式——二层间作模式。而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首先是保持水土,其次才能考虑在此基础上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应以水流调节林带,生物篱合等形式进行农林复合。在模式确定后,才能进行结构配置或设计。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系统的结构配置是关系其功能和稳定的关键问题。
物种选择及配比。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生物组合应掌握以下原则:
❶林农间作必须因地制宜。
❷间作的农作物选择和季节安排,要保证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及树木、作物生长空间。
❸注意间作树种的选择。
❹要把速生或慢生,深根与浅根,喜光与耐阴,有根瘤与无根瘤等组合在一起。以体现物种之间互利共生原则,使其各得其所,目的是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
❺要排除生物化学上相克的作物或树种组合在一起。
❻选择低耗、高产的优良品种和耐阴力强、需光量小、低呼吸低消耗并有经济价值的品种,以利于多层垂直结构情况下提高生物生产力。
❼选择在生物生态学上有 “共生互利”、偏离寄生作用的瘤根菌、菌根菌物种,将其有机地组合于一个模式中。
❽避免间作那些对树木生长不利的作物,如喜光、喜肥、喜水的高秆作物。
❾要间种与林木有共同病虫害的作物,以免给林木带来病虫灾害。
❿在同一块林地或耕地上,要实行轮作 (倒茬、换茬、更换作物或树种),不要长期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或树种,以免地力耗竭,或积累某种化学物质,造成树木或作物生长不利和滋生病虫害。
空间结构配置。
❶垂直结构。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的主层次在系统中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主层次树种除了上述组合原则外,最好具有固氮能力,可改善地力; 速生性强、可以早获得经济效益; 很强的萌生能力,适合矮林作业,使复合生态工程具有稳定性、多用途、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副层次种群的搭配应遵循喜光性与耐阴性相结合,深根性与浅根性种群相结合,高秆与矮秆作物相搭配,乔灌草相结合,共生性病虫害无或少,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互无影响或有促进作用,要排除有毒它作用的种群。
❷水平结构。水平结构配置应注意: 林木的密度和排列方式,要与建设生态工程的方针和产品结构相适应,并且要处理好林与农的适当比例关系,使其相互促进; 对树木的生长规律,特别是对树冠生长规律要有深入了解,以便预测模式的水平结构变化规律,作为设计模式时间序列的依据; 要根据树冠及其投影的变化规律和透光度,掌握林下光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不同植物对光的适应性,设计种群的水平排列; 在设计间种型时,如果下层植物是喜光植物,上层林木一般呈南北向成行排列为好,并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反之如下层为耐阴植物,则上层林木应以均匀分布为好,使林下光折射比较均匀。
时间结构设计。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的时间结构设计,必须根据各种资源 (农作物、树木、光、热、水、土、肥等) 的日循环、年循环和农林时令节律,设计出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生物和社会资源合理格局或机能节律,使这些资源转化效率较高。
❶实行轮作做到三个结合,即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豆科作物与树木相结合,促进树木生长与耐阴的经济作物生长相结合。
❷掌握树木与作物物候期的交替规律性,在时间上按季节进行合理安排。
❸根据树木不同生长阶段、林下光照和空间可利用状况,安排农作物的间作。
❹随时间的推移,调整系统空间结构和物种组成,以克服时间演变对间作造成的不利影响,获得最大的效益。总之,选择的模式和配置 (设计) 的结构要达到一个总的标准,即高产高效,长短结合,切合实际,便于实施。

☚ 农林复合生态工程结构   林牧(渔)复合经营 ☛
000005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