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人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人口rural population

即乡村人口,是相对于城市人口而言的。各国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按中国现行的统计口径,农村人口包括:❶农村户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合同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❷国营农业企业中的常住人口。农村人口与农业人口不同。农业人口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和居住在农村或集镇、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按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农业人口主要包括:❶农户中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和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口;
❷以从事农业以外的活动为主,但仍在农村家庭中取得口粮并从乡村收入中获得现金收入的人口,如乡镇企业、农村民办学校和医疗单位的各类人员;
❸国营农业企业的工人及其家庭人口。农村各级干部中由国家发给工资、供给商品粮的和国营农业企业的干部,不包括在农业人口中。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富裕程度。一般说来,富裕的工业化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落后的农业国家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表1)。

表1 1950~1980年若干国家农村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

国名
比重(%)
年份
英国联邦
德国
加拿
美国苏联日本意大
印度
1950
1980
22.1
11.7
29.1
13.6
39.4
14.2
36.0
17.3
60.5
34.6
64.2
36.7
58.2
41.2
82.7
78.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约90%下降到1986年的58.6%(表2)

表2 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
年份19491959196919791981198319851986
比重
(%)
89.481.682.581.079.879.463.458.6

农村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构成等。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是不同时期生育状况的反映,而且影响人口再生产。例如,生育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时,人口就会迅速增长。性别构成是指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即性别比,一般用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人口学家认为,性别比在96~106之间是正常的。农村人口的经济构成,指农村人口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经济地位和劳动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人群结构状况。其中包括生产人口(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被抚养人口;或按另一标准划分为自立人口和非自立人口。农村人口的经济构成因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同而变化。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及其部门构成是指农村劳动力在不同行业的分配,是反映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产业主要是农业、乡村工业和建筑业。1985年全国乡村总劳动力3.7亿人中,从事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占81.9%,从事乡村工业占7.4%,建筑业占3%,商业、饮食业占1.24%,交通、运输、邮电业占1.17%。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是指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中国农村,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4.5%;在业人口中,文盲率高达28.2%。另据农业部门1983年抽样调查,在中国26个省63个村39 446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初识字的占44.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5%, 中学文化程度的占23.7%,高等学校文化程度的占0.1%。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农村人口出生率减去农村人口死亡率。它是决定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最主要的指标。控制人口增长,关键在于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中国人口出生率从1949年的36‰,降到1988年的20.8‰,死亡率从20‰降到6.6‰,自然增长率从16‰降到14.2‰。

农村人口rural population

常住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中国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农村人口包括:
❶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
❷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见“农业人口”)

农村人口

居住在农村地区而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口。与专门务农的“农业人口”不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入城市。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很小。1981年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城市人口则占71%。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很高,约占70%。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农业还占重要的地位,人民的经济生活还比较落后。

农村人口

农村人口

我国人口众多,80%的人口是农民,这是我国国情的最基本特点和最大特色。邓小平对此有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怎样认识和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和农民问题,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他鲜明地指出: “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5页)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 因为 “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如果不解决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现在看,一系列新的农村政策是成功的。过去农村很困难,现在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能够穿得比较好,居住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政策见效很快,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对我们确定翻两番的目标是一个鼓励。”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7页)“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 一改革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然后我们又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百分之九十的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原定十年内翻一番的任务。”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5页)可见,邓小平把农村人口问题、农民问题放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来把握,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 重视人口素质   女性人口问题 ☛

农村人口Rural Population

又称乡村人口。指常住在农村的人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经常不断地流入城市。从全世界看,二次大战后,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比重迅速下降。1950年农村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71%,1960年降为67%,1980年降到60%,1991年更降到57%。不同的国家城市化进展速度不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也不相同。发达地区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很小。1991年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7%。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更小,1991年分别只占26%、23%、13%、10%和5%。但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都很高。同年发展中地区农村人口比重为66%。有些国家如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日利亚等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72%、73%和84%。这种情况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低,农业还占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统计农村人口包括:(1)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2)农村乡队两级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合同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农村人口Rural Population

常住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根据中国现行统计制度有关规定,农村人口包括:
❶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
❷乡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临时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农村人口

农村人口

❶常住在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部分,是按城乡划分标准统计的农村人口;
❷常住在农村的人口和常住在城镇的农业人口。包括农村中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居住在城镇的农业人口三部分,是按常住地和从事劳动的居民的职业性质来统计的农村人口。在我国目前统计中,农村人口包括: (1)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2)农村乡(镇)户数中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合同工、户口在农村的外出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农村的国家职工。

☚ 农村居民   农村现有人口 ☛
农村人口

农村人口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它比农业人口的范围要广,包括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主要有:国营农场户数中的常住人口; 农村乡镇组织户数中的常住人口 (其中包括常住农村的外出民工、工厂合同工、户口在农村家中的外出学生)。

☚ 农业人口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

农村人口

rural popu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