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
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形成的一种开发方式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并且形成了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中国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有利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农业科技园区把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政府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并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监督,保障农民利益;企业作为园区建设主体,接受政府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和进行产业化经营; 中介组织开展咨询、评估与培训,并提供各类中介和科技服务; 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或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接受技术指导与培训。农业科技园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是: 实现一批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解决一批影响园区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转化和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建设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强的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孵化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产业集团。建设农业科技园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总体规划可行,主导产业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综合效益显著; 园区要有较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较强的科技投入力度; 园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对周边地区要有较强的引导与示范作用; 园区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包括地方协调领导小组和园区管理机构),要制定规范的土地、资金、人才等规章与管理制度,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引进技术和人才、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