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预测
为给防止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根据已掌握的情况资料和监测数据,对未来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进行的估计和推测。在这些环境管理活动中,由于环境管理的职能是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或减少环境问题的危害。这就需要不断分析形势、了解情况、估计后果,即需要预测。
农业生态环境预测的基本原理是:
❶可知性原理。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过程就是事物的运动,有运动就有规律,在研究、掌握事物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规律的基础上描述事物未来的发展规律就是预测。
❷连续性原理。事物的状态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连续进行的。在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前提下,事物连续变化过程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可以根据事物过去和现在表现出来的运动规律性加以适当的修正来预测事物的未来状态,这是科学预测的重要依据。
❸相似性原理。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类同和变异。有类同才能继承,有变异才能不断发展。相似是客观事物类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和谐与协调的组织形式。利用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的已知发展过程去预测另一个事物的未知发展过程,是预测的类比方法和模拟方法的理论依据。
❹因果性原理。整个世界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而这种引起一定结果的原因,又总是由另外的一些原因所引起。事物之间这种普遍的因果关系,使得事物发展具有纵向前后相继性。只要把握了现实的原因,就可以推知相应的未来结果,从而达到预测目的。
农业生态环境预测的方法有:
❶定性预测方法。泛指经验推断方法、启发式预测方法等。这类方法的共同点是依靠预测人员的经验和逻辑推理,而不是历史数据进行数值计算。但它又不同于凭主观直觉作出预言的方法,而是充分利用新获取的信息,将集体的意见按照一定的程序集中起来形成的。属于定性预测方法的有: 特尔菲法、主观概率法、集合意见法、层次分析法、先导指标预测法等。
❷定量预测方法。是依靠历史统计数据,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造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按数学表现形式,可分为定值预测和区间预测。这种方法不靠人的主观判断,而是依靠数据,计算结果比定性分析具体和精确得多。属于定量预测方法的有: 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投入产出法、模糊推理法、马尔柯夫法等。
❸综合预测方法。综合预测方法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综合。在定性方法中,也要辅之以必要的数值计算。而在定量方法中,模型的选择、因素的取舍,以及预测结果的鉴别等,也都必须以人的主观判断为前提。由于各种预测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缺点,综合预测法兼有多种预测方法的长处,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预测结果。
农业生态环境预测的一般程序为:
❶准备阶段。包括明确预测的目的,制定预测计划,收集预测所必需的数据和资料等。
❷研究阶段。包括分析数据和资料,选择预测方法,修改或建立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模型等。
❸预测阶段。包括实施预测、误差分析和提交预测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