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规划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rogramming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农业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水平、速度和各种数量指标的指导性文件。是制订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农业规划的一部分。 农业机械化规划有宏观规划和微观规划两类。前者分全国、省、县三级;后者包括乡、村、农场或农户等。 规划原则 在制订农业机械化规划时要考虑以下原则:❶以系统思想为指导。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满足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要求,同时又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和约束。这些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人口和劳力,农业生产的方式、结构和组织形式,农村经济和文化水平,农机和能源工业等。 ❷以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规划为基础,并参考农业及农业机械化区划中提出的分区发展方向、重点和步骤,特别要注意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 ❸要预测规划期内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对农艺过程和机械化工艺的变革作出估计。 ❹规划应具有战略的中长期性,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性,能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指导作用。同时要求方法简便,内容齐全,切实可行。 ❺指导思想应紧密结合国家及本地区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并与有关的方针政策相协调;重视农民个体和国家社会的经济效益。 规划内容 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 规划的正文部分只列出结论性意见和有关的数据,以及发展速度、比例结构等材料,加以必要的叙述和论证。具体内容应包括:❶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技术水平等。 ❷农用动力结构及数量。包括大中小型拖拉机、电机、内燃机、载重汽车、带动力的机械设备等的总功率数,并列出电机、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 ❸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农产品加工各业的机械化项目,以及各项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发展速度。 ❹主要农业机械品种、数量和增长速度;大中小型拖拉机农具配套比例及其发展;新农艺、新技术和新机具展望及其推广使用范围或面积。 ❺机具更新、能源消耗和投资规划。包括规划末年数据及规划期的累计数,据此进行供需平衡的可行性分析。 ❻农村劳动力结构分析。包括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占用的农村劳动力等的数量分配及平衡分析;劳动力结构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农业机械化对节约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部门所起的作用。 ❼经济效益分析。从宏观经济效益方面分析,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效益,即农业机械化在抢农时、增积温、延长作物生长期、抗御自然灾害、提高作业质量等方面在规划期间的作用;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转移到其他部门的劳动力,能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效益。在上述两个方面增加的社会财富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实施农业机械化作出的贡献。在效益分析中应列出规划期初、期末和累计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机械化作业数量;万元农业总产值消耗的能源;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劳均产量与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 ❽科研、推广、培训、维修、鉴定、监理等附属规划。 ❾为实现本规划建议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的附件部分应较详细列出有关现状和历史数据,如农村人口、劳动力、耕地、农村经济和结构、农业机械化等有关的情况和数据;规划的计算方法、说明和论证等,供规划的执行部门和审查部门查考。 规划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确定种植业和林、牧、副、渔各业所用的动力及其配套机具的品种和数量,在此基础上对其他规划项目进行计算。规划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在试算时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试算结果和规划制订人自己的经验判断,提出具体规划意见,供领导决策时选用。 微观规划常用工作量法、能量消耗法及系统工程优化法。宏观规划由于各地区经济、农业、劳力、资源等条件的不同,不可能作过分详细的计算。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计算方法:❶经验推算法。如按面积、经营规模、递增速率等分地区推算,均有一定科学性,但误差较大。 ❷专家调查法。对规划地区农机化发展有经验的专家们进行预测调查,归纳总结后可得出较可信的结果。 ❸时间序列预测法。根据按年份顺序的统计数据预测规划年份的发展数据。通常用三次指数调平、指数曲线作短期、中期预测,S曲线可用于长期预测,但参数确定较困难,规划时应用不多。 ❹因果关系法。找出影响机具数量变化的一个或几个主要因素,如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农业劳动力数等与农机动力数的历年统计值,用一元或多元回归法进行预测计算。 ❺单位产值能量消耗计算法。按人、畜、机电三种能量核算逐年消耗量,与相对应年的农业总产值相比,得出每元单位产值能量消耗的千瓦小时数。根据该值变化趋势预测规划年的值,并按农业总产值规划数计算规划年的能量消耗,从而算出机电动力数。 ❻典型乡县推算法。一个乡的规划可做得细致而切合实际。如果一个县有40%以上的乡作出规划,就可用以推算出全县的规划。一个省内有几个农业机械化二级区,若每个二级区内有30%以上的县作出规划,同样可推算出全省的规划。 ❼系统工程优化法。在规划地区范围内,按农业机械化分区的农业生产规模、工艺过程、劳动力、资源分配等约束条件及某一目标,用大型线性规划方法,求农业机械化的优化规划结果。这种方法难度大,尚处于研究阶段。 ❽其他方法如相似条件对比法、调查统计法等。 上述几种计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计划部门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选择或参考上述某一方法进行试算时,还须先进行动力规划计算,分出不同动力数量规划,然后参考已有某种动力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确定动力结构比重后再进行规划计算。各业配套机具设备可根据动力配备、需要开展的机械化项目及预测的机械化程度计算需要量后,再作验算和修改。在选择机具时还应将各业生产的新工艺过程和新机具考虑进去,作发展速度的预测。 规划的可行性验算 在规划动力、机具和机械化程度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验算规划的可行性:❶各业劳动力结构。根据农村各业发展及所需劳动力数量,分析本行业劳力是不足还是有余。来检查本行业配备机具是否太少或过多。 ❷能源消耗。按机具配备量及作业量计算需用油料和电力,检查国家或本地区能否供应。 ❸资金提供能力。分析资金来源,并计算机具设施投资需要量,包括更新所需的资金。能否由农民、集体和国家提供。 ❹工厂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规划的机具设备需要量,包括逐年更新的需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