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 of ag-riculture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各种生产建设部门协调发展和区际之间的地域分工协作所进行的总体部署。 特性 ❶地域性。即从地区的特点出发,研究地区之间的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的联系,认识和利用地区差异,促进地区分工协作。在农业区域规划中,不仅按地域差异提出生产发展方向,还应把各项农村生产和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的地域。 ❷综合性。是对所有生产项目在地域上的总体布局。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农业区域经济综合体。对这个综合体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综合分析与平衡,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 ❸战略性。农业区域规划要解决的是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问题,如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生产建设的布局与规划方案的决策等。 任务 全面协调与综合解决区域范围内,在充实、完善经济发展综合体中的各种矛盾;有效地利用地域内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合理布局农村生产力和乡镇居民点,使农、工、商、建、运、服务产业之间,农、林、牧、副、渔各业及其内部之间在地域分布和经济结构上充分协调,密切配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合理有效地组织农业区域的开发利用。 内容 ❶选择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的起步战略及突破口; ❷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在对不同产业结构的功能分析和多方案比较选优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目标、重点与步骤; ❸区域商品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包括原有商品生产基地的调整与改造,开发性商品生产基地和创汇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大中城市和重点工矿区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安排和合理组织,以及对优势农副产品的生产规模、商品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❹发展生产前、生产后的服务设施,改善生产条件与物质技术装备,以及相应的政策与经济技术措施; ❺区域性的交通运输、动力供应、生态平衡、环境保护治理、工农业与各项建设用地、用水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用设施的综合安排; ❻区域内各类城镇、居民点的合理组合及其发展方向、规模与布局等。 制订原则 ❶统一规划。在对各种资源、技术、经济、社会因素与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区域内的各个行业做出统一的、全面的、有重点、有步骤的发展规划。 ❷择优发展。从区内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的行业和部门出发,进行重点规划,使其得到优先发展。 ❸经济联合。协调区域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的产供销关系,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按行业、按产品联合起来,发挥经济联合的优势。 ❹建制不变。区域内的城镇和企业,都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 农业区域规划agricultural regional programme对一定农业地区内的农业经济建设所进行的总体部署。即根据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现有生产基础和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及其进一步改造利用的可能性而制定的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对农业区域内各种资源实行综合开发与有效利用;合理调整区域内部的农、林、牧、副、渔业的构成比例;发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商、运输、建筑、服务等产业,使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的构成比例、发展规模与速度以及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相互协调。 农业区域规划Agricultural Regional Planning亦称“农业区划”。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根据农业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生产上形成的地域性差异而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农业区域规划主要包括: ❶农业自然区域区划。根据与农业有关的各类自然因素,按一定标准分类划分区域,如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水文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等。 ❷农业部门区划。根据农业各部门的要求,按生产部门分类划分区域,如种植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区划、农副业区划、渔业区划等。 ❸农业技术措施区划。根据农业现代化各项要求,按一定标准分类划分区域,如机械化区划、水利化区划、作物品种区划等。 ❹综合农业区划。在上述三类区划的基础上,对地区生产条件和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据以划分各类综合农业区。以上四类区划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区划体系。农业区域规划可以调整农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以及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区域规划 农业区域规划在全国或一地区范围内,根据后农业生产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在生产上形成的地域性差异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包括: (1) 农业自然区域。根据与农业有关的各类自然因素,按一定标准分类划区,如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水文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等。(2) 农业部门区划。根据农业各部门的要求,按生产部门分类划区,如种植业区划、林业区划、畜牧业区划、工副业区划、渔业区划等。(3) 农业技术措施区划。根据农业现代化各项要求,按一定标准分类划区。如机械化区划、水利化区划、作物品种区划等。(4)综合农业区划。在上述三类区划的基础上,对全区生产条件和农业发展方向,进行综合分析,据以划分各类综合农业区。以上四类区划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区划体系。农业区划可以调整农业布局,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以及为分类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 农业布局 农业生产力 ☛ 00000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