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生产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企业。家庭和企业的生产目标不一样。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增雇或解雇工人,而家庭的首要目标是维持所有家庭成员的生存。因为有这个差异,相对于现代企业,传统农业部门中就存在过剩的劳动力。
如图5所示,图中TP线和TC线分别代表农业总产量和劳动力总成本(总工资)。MP是TP的切线,代表第L*个工人的边际生产率。LT为劳动力总数。W为工资率。起初,总产量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土地的数量有限,总产量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当劳动力数量超过L0以后,尽管劳动力数量增加,总产量也不再增加了。但劳动力的总量是LT,他们都要生存,要得到工资,因此总产量要在全部劳动力中进行分配。图中的斜线TC是劳动力总成本线,表示向劳动力支付的总工资。LT个劳动力把总产量瓜分净尽。平均工资水平Ⅳ正好是TC线的斜率。
在给定的工资率W下,如果这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企业,就会只雇佣L*个工人。因为如果工人数少于L*,每增加一个劳动力,总产量的增加就会大于劳动力成本(工资) 的增加,因此增加工人数是有利的。但如果工人数超过了L*,每减少一个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就会大于总产量的减少,因此减少工人数是有利的。只有当工人数等于L*时,工人的边际生产率等于工资率,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从图中可看出,此时总产出与总成本的差额是最大的。
然而,作为一个从事传统农业的家庭,必须容纳所有的劳动力,因为家庭是不可能解雇家庭成员的。这样一来,劳动力L*LT虽然表面上参与了农业生产,但实际上其边际生产率小于工资率,处于伪装失业状态。其中,劳动力L0LT完全是过剩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并没有为生产作出贡献,也就是边际生产率为0。但是他们也得到工资W。这些边际生产率为0的农业劳动力,被刘易斯称为剩余劳动力。刘易斯认为,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的特征。


图5 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


伪装失业现象,特别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因就在于土地的有限性。而工业部门不受土地有限性的限制,如果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把过剩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就能够增加总产出。
☚ 工资水平   组织二元结构论 ☛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农业劳动力相对于生产要素或成本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过剩现象。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产生原因: 一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是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大大超过农业发展的承受能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一是在农业外部,即农村的工业、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部门吸收;二是在农业内部进行消化吸收。

☚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根据刘易斯的定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业劳动力的这样一个部分,其他要素投入不变,把这部分除掉以后,产出总量并不减少,甚至还略有增加。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是就业的,但实际上对生产并未起任何作用,或者只能起极其微小的作用。当这部分劳动力有机会得到其他工作而离开农业部门之后,余下的劳动力可以保持产出总量不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参见“二元经济结构”。

☚ 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革命 ☛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有两层含义: (1) 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一部分农业劳动力; (2) 超过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主要有如下类型: (1) 季节性剩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可供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的不均衡状态; (2) 常年性剩余。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量大于需要量; (3) 潜在性剩余。主要对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而言; (4) 结构性剩余。某一产业部门、某一技术类别的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其他类别和技术级别的劳动力相对不足。当前我国农村中出现和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低等。

☚ 农村雇工   农业劳动力转移 ☛
000049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