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1977年8月23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考验干部、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都要从教育训练着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为了使这一方针具体化,要从加强部队本身训练和院校教育两个方面去做。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邓小平新时期关于军队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是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放在战略地位上来考虑。在1975年7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军队教育训练的战略地位问题。1977年8月,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专门做了题为 《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讲话。他认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从教育训练入手来考验干部,来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的素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抓住了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抓住了军队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工作。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既是现代化战争的客观要求,又是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客观要求。特别是针对我军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更应该把教育训练放到战略地位,全面提高战斗力。因为,战斗力是人与武器相结合的体现。军队现代化建设包括武器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两个方面,武器现代化需要人去实现,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会改变。由于科学技术上领先,军事战略和作战理论的先进,从而获得了战略上的优势,人的作用将在战前以超前对抗的形式显示其威力,所以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加地突出起来。正鉴于此,现代军人,特别是现代军队的指挥者必须具备全面的 “战斗素质”,必须具备超强的战斗力,这不通过教育训练是无法在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后迅速参战并取得胜利的。 邓小平还对军队教育训练的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 ❶关于军事训练。邓小平对此高度重视。他强调军队要勤学苦练军事技术,要掌握现代化战争的有关知识,要学会现代作战的本领。他还专门针对干部的训练指出: “干部,包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苦练中增长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0页)他还针对训练说道: “部队训练还包括现代化战争知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内容。通过学习、拉练、演习,可以提高各级干部的素质。”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0页) ❷关于政治教育。邓小平说: “军队要能打仗,靠提高政治觉悟,靠勤学苦练。”(《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0页)这也就是说,军队不仅要有好的军事素质,而且要有好的政治素质,即,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要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修养,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有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严格政治纪律,要有团结一致的良好的内部关系。因此,军队教育训练必须要有政治教育,要在部队官兵中组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等等。 ❸关于科学文化教育。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军队要努力学习现代化知识和其他许多必要的政治文化科技知识。他还曾建议可以组织部队的干部和战士学一点外语。在邓小平看来,要掌握现代战争知识,学会现代做战本领,没有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根本不行的。 ❹关于民用知识和技术的训练。从国家建设大局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邓小平将民用技术训练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纳入了军队教育训练的范畴。邓小平指出,今后每年将有大批干部离开军队到地方工作,从军事战线转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任务呢? 办法就是为他们创造到地方工作的条件。在教育训练上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说,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就包括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使干部既学到现代化战争知识,又学到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还要学会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这样,我们的军队干部既能在军队建设中发挥作用,到地方上也能发挥作用,打起仗来,又可以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就成为军队和地方都合用的干部。 邓小平就部队的教育训练提出两条具体的要求: “一个方面是部队本身要提倡苦学苦练。”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0页)学习知识,训练能力,是一项艰苦的劳功。从小米加步枪到现代化是一个质的飞跃,需要有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勤学苦练才能获得。邓小平特别强调,要通过勤学苦练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我军的现代化战争知识水平,掌握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各项技术,技能; 通过勤学苦训恢复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另一方面是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1页)在谈到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指出: ❶ “要看到我们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的能力都很不够,不要把自己的眼睛蒙住了。承认哪些方面有缺点,哪些方面还不足,这就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克服弱点、克服缺点的起点。……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要承认我们军队的人数虽然多,但是素质比较差。……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指挥、管理能力弱。指挥现代化战争,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能力都不够。要承认这个现实。”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1页)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军存在的不足,从不足处抓起从而确定了办好部队院校这一正确的解决途径。他要求办学校首先要选好校址; ❷要选好办学校的干部,包括教师,这个很重要; 要选最优秀的,特别是能深入实际努力工作、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干部; ❸要注意教材问题,要统一教材; ❹要选好学员,要调好干部来学。他对办学的目的做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训练干部、选拔干部、推荐干部。学校要起到集体政治部和集体干部的作用。二是认真学习现代化政治部知识、学习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三是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作风。即,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群众路线的作风,这些作风要在学校中培养形成。并把它带到部队,发扬光大。办好院校并保证各级各类干部必须经过相应的院校培训,对于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精简机构,裁军一百万 军队教育训练的重心是对干部的教育训练 ☛ 0000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