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军队卫生统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军队卫生统计

运用统计方法对军队卫生资料所进行的统计调查、归纳、分析工作的统称。通过卫生统计获得信息,为指导卫勤保障以及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军队卫生统计

军队卫生统计

军队卫生统计是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数量方面来研究指战员健康状况和部队卫生工作情况。分为平时和战时两种。
统计工作
分为统计调查、统计归纳和统计分析三个步骤:
统计调查 是搜集资料的阶段。按形式分有报表和专门调查。报表由上级卫勤机构发出,内容简明扼要,用于收集必需的数据。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类,前者如卫勤统计月报、半年报、年报等,后者如战斗减员统计、预防注射统计等。如要专门调查某一问题,必须作出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详细规定调查总体,确定调查范围、对象、单位和数量,确定调查方法、调查项目(或调查表)及其说明、资料整理设想等。
按调查单位分,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时间分,有经常性调查和一时性调查。定时报表一般是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人口普查是一时性的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典型调查,通过典型了解情况,取得经验指导全面。在调查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观察对象加以调查,称抽样调查。实际调查的部分为样本,以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作出估计或推断。
军队的报表资料由基层收集,逐级汇总上报。参与工作的人数多,对项目的认识不易统一,因此要求报表的每一项目都要有统一明确的解释,项目不宜过多,要严格遵守时限,定期集训统计人员并有检查核实制度,以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可比。对目的不在于取得总量指标而在于探讨事物规律、深入研究问题,则用抽样调查为宜。它能根据需要确定调查范围与数量,用较少的人力物力集中深入调查某一、二个问题,有较好的效果,是值得提倡的。
统计归纳 是整理资料的阶段,包括分组与汇总。分组是按某个分组标志如身长、年龄、疾病分类等,将观察单位分入不同的组。按某一标志分组时,每个观察单位只能分到某一组,而不能同时分入几个组。分组时要标明划分质量的数量界限,如某兵种应征青年身长155厘米以下为不合格,那么155厘米就是划分质量的数量界限,若两厘米为一组,应分为153—,155—,157—,……各组,分组的粗细要能把数量的特征反映出来,如年龄分组,战士1岁为一组,而干部以5岁为一组。师医院的疾病分类可粗些,总医院的要细些。确定分组后,还应根据原始资料的情况确定汇总的方法,当资料是逐日、逐月收集的,可用过渡表法,如住院伤病员流动情况逐日登记见表1;若表格格式一致,可用表格折叠加总法;原始资料为一览表式,多用划记法;若是卡片式可用手分法。用机械汇总则有卡片分类机、电子计算机等。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的逐步建立,资料的存储、检索、运算,将更方便、快速,报表制度亦将有相应的改变。

表1 伤病员流动情况逐日登记表19 年 月



增加人数出院人数


新 入
















 123456789101112
1
2
3
4

31
            

            

转他院中: 转出军区____人,转往地方____人

统计分析 是计算统计指标进行资料分析的阶段。统计指标可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三类。绝对数是统计归纳后所得的总计数,说明事物的总量或规模。如伤员人数、编制床位数等。相对数是两个有关绝对数之比。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结构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和计划完成相对数等。其中强度相对数与结构相对数易混淆,如表2中第(4)栏为结构相对数,说明病人中三分队的最多,占49%; 第(5)栏为强度相对数,说明四分队发病率高,因为该分队的总人数少,所以在发病人数中占的比重并不高。

表2 各分队某病发病统计


部别
(1)
平均人数
(2)
发病人数
(3)
百分比
(4)
发病率(‰)
(5)
一分队
二分队
三分队
四分队
五分队
617
530
2000
263
522
14
17
50
10
11
13.7
16.7
49.0
9.8
10.8
23
32
25
38
21
合计3932102100.026

计算所得统计指标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对事物的水平、规模和变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比较中进行鉴别,以总结经验教训,使统计资料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丰富意义,而不只是数字罗列。
统计结果常由统计表与统计图表达。
平时军队卫生统计
主要来源是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经常性登记与统计。如军人健康证(包括体格检查与诊病等记录),门(巡)诊伤病员登记,预防注射登记,住院登记,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各种工作登记,及经过整理填写的报表等。此外亦有来自专门调查的资料如营养调查,常见伤、病的原因调查等资料。
报表资料的正确、及时、完整、可比,取决于报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报表制度除规定各种报表的格式、上报时间和序列外,应对报表的项目,如身份分类,各种常见多发病的诊断标准,初诊、复诊,疗效判定标准,缺勤,抢救等,都要有明确统一的说明; 规定报表审查制度; 配置一定数、质量的统计人员; 对部队基层卫生人员及统计人员定期进行统计知识的教育; 要求各级卫生人员运用统计数字制定计划、检查、总结卫生工作等。
专门调查资料的质量,取决于调查、整理、分析计划的完善与执行情况。
网络系统尚未建立的单位,报表资料常采取逐级汇总的方式,以便上级卫勤机构了解与检查下级卫勤机构的工作。
常用统计指标在部队有昼夜发病率、普通(传染病或某病)发病率、因伤病缺勤率、患病率、后送率、住院率、接种率等;在医院,反映工作效率的有床位数与工作人员之比,平均每日门(急)诊人次数,床位数与平均每日门诊人次数之比,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军医(护士)平均床位工作日、平均工作量等;反映医疗质量的有门诊诊断与住院确诊符合率、临床确诊与尸解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或达到预期效果率,病死率,某病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无菌手术创口Ⅰ期愈合率等。公式举例如下: (注意,由于卫勤工作上的需要,有的公式在不同年份可能有些变动,在比较不同时期的统计指标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计算所得各指标值,尚应结合实际,采用适当的数理统计方法,如多因素分析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同类医院,相同科室同一疾病的一些指标进行比较,有时更具有可比性。
战时军队卫生统计
战时要求卫生统计工作简便易行,提供资料及时,准确,严格保密制度。
原始资料主要来源于伤票、伤病员流动情况登记、病历及各种工作量登记簿。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报表,将卫生减员,各级卫生机构对伤员的收容、救治情况,和主要伤类、伤情、伤部等报告上级军政及卫勤机关,供及时调配使用卫生力量,组织医疗预防工作的参考。各级卫勤机构亦可有计划地对某些问题组织专门调查,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报表资料能反映卫生减员及卫生救治机构工作的总量、变化状况和特点,而专门调查则可结合实际深入某一问题探讨,作为报表资料的核实与补充。
战时常用的卫生统计指标有总减员率、卫生减员率、每千人每日卫生减员数、伤死率、阵亡与伤员比、伤部、伤类百分比等,其公式举例如下:



卫生减员包括战斗伤、非战斗伤和病员。
阵亡与伤死的划分界线,各国军队并不一致,分析时应注意此点。
卫生减员数字因战时情况复杂,常不能一致,而军事部门统计和卫生部门统计也不常符合,故必须说明统计的来源。
总参战人数和阵亡,失踪、被俘人数均以军事部门提供数为准。
为使卫生减员数字准确,应健全战时卫生登记统计制度,并且平时就应对卫生人员加强战时卫生统计的训练,熟悉有关医疗文件如伤票等的规定和填写方法,战时卫勤报表的编制等。
☚ 军队药材供应工作   卫生减员 ☛
000204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