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潼关道中》

七尺堂堂一丈夫,游秦数载胡为乎?

凄凉夜雨潼关道,笑问田文得志无?

[注释]

①七尺:古时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七八寸,此以 “七尺”代称身躯。堂堂:形容仪表庄严大方。

②载: 年。胡为: 即为胡,为什么。作者参加辛亥革命,1914年被袁世凯通缉,后又遭军阀阎锡山迫害,便离晋入秦,参加护国及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图谋倒袁反阎。此时作者入秦已有八个年头。

③田文:即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其以喜好养士著称,为战国四公子之一,门下食客多至数千人。孟尝君曾受命出使秦国,被扣留,依靠门客帮助,得以逃出秦国,回国后出任齐国相。参见前李世民《入潼关》注⑧。

【题解】

此诗选自《续范亭诗文集》,作于1921年。

【简析】

此诗抒发了作者在潼关道中的强烈感受,感情充沛,用典和咏怀相结合,特别是反问手法的两度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反对北洋军阀保卫国民革命果实的坚定意志。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 可可诗词网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潼关道中》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寞,日长坑坂正崎嵚

平生洽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注释]

①桃林: 地名,即桃林塞。《元和郡县图志》说:“桃林塞,自灵宝以西至潼关皆是。” 传说桃林就是夸父逐日时,“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的邓林。

②使君:指唐朝华州刺史张贾。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十一月,宰相裴度率兵平息吴元济叛乱凯旋途中驻扎潼关,行军司马韩愈曾写诗希望张贾前来迎候,诗中云: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贾》)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因张贾未能及早迎候,故云:“来何后。”

③此句吟咏老子入关的故事。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者,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列仙传》说: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又云:关令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西北沙漠地区)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④寂寞:凄凉冷清,没有生机。

⑤坂: 山坡,斜坡,此指陡峭的关道。崎嵚: 高低不平。

⑥洽:伪谬,错。元龙: 三国陈登的字。陈登热衷仕进,关心国事,曾对 “求田问舍” (隐退) 的许汜 “无客主之礼,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⑦寸心:心。最后两句是说,我仕进被贬还家的遭遇,正好耻笑了陈登热衷仕进的所作所为,但当我年老还家归田后,却仍觉得隐退违背了我平生的志愿。

【题解】

此诗选自 《续潼关厅志·艺文志》。

【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言情的诗歌,前四句怀古,后四句言情。诗人经过潼关古道时,触景生情,思绪翻滚,产生了无限的联想。他想到了在这条古道上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又从历史事件想到了自己的经历和遭遇,从而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愤和被迫归田的无聊。写景、怀古、抒情融为一体,典故层出,信手拈来,和谐统一,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 可可诗词网

写潼关诗词之《潼关道中》

《潼关道中》

白道晓霜迷,离灯照马嘶

秋风满关树,残月隔河鸡

来往非无倦,穷通岂易齐

何年归故社,披雨剪春畦

【题解】

此诗选自《全唐诗》。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拂晓时经过潼关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向往农耕生活的思想。全诗通晓易懂,自然清新。“披雨剪春畦”一句,比喻形象,创造了一种和平富庶、朦胧淡远的优美意境,不失为大家手笔。

[注释]

①此句是说,拂晓的秋霜和关道呈现出一色,使得关道模糊难辨。

②离灯:指关道上所罗列的灯。离: 陈列。

③隔河鸡: 指由黄河北岸传来的鸡鸣声。潼关地处秦、晋、豫交界处,素有 “鸡叫一声听三省” 之说。

④倦:疲倦,劳累。

⑤穷通:困厄、不得志和显达。“来往” 两句是说,出入潼关的行客并不是不感到劳累疲倦,也不是说所有的行客都会显达得志。

⑥故社: 故里,家乡。

⑦披雨: 冒雨。剪春畦: 指在春田里耕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