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冒天下之大不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xià zhī dàbùwéi

冒: 冒犯。韪: 对,是(常与否定词连用)。干了天下最错误的事。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春秋初期,位于今河南省中部的郑国和息国相邻,都是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公元前712年,息国的国君因为一些小事,竟派兵攻打郑国。有人认为息国这么干必然会导致灭亡。因为它犯有五大错误: 一是没有判断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是没有权衡自己的力量,三是没有想到与自己同姓的亲戚应该和睦相处,四是没有分清是非曲直,五是没有审察自己的过错。息国存在这五个致命弱点,自己却一点也没意识到,毫不醒悟。结果息国遭到惨重失败,息君狼狈逃回。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灭掉。
“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由这一史实概括演化而来的。现多用以说明公然敢干普天下认为最大的错事。

冒天下之大不韪

(惯)不韪: 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对。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释义】
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不韪:不对,错误。

【色彩】
贬义。

【造句】
 ❍ 要是蒋介石~,拒绝和谈,发动内战,他就是自取灭亡,革命胜利还会来得更快一些。
 ❍ ~的袁世凯,妄想称帝做太上皇,结果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一病呜呼了。

【正形】
“韪”不写作“违”。

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韪(wéi):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坏事。孙中山《致国民党员书》:“充此一念,遂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恤,其心虽鸷,其胆则怯。”

冒天下之大不韪

犯了人所公认的大错,谓之 “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冲犯、冒犯。《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单于……直冒汉围西北驰去。”颜师古注: “冒,犯也。”
“不韪”是什么意思呢?
“韪”,《说文·是部》释为 “是也”。段注: “荀爽 《对策》曰:‘五韪咸备。’韪与是义同,六书之转注也。”《汉书·叙传下》: “昭韪见戒。”颜师古注引张晏曰: “明其是者,戒其非也。”亦训 “韪”为 “是”。
因此,“不韪”即谓 “不是”, “不是”即不对、错误。 “大不韪”便是大错误、极大的不对。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便是犯了天下公认的大错。
语源 《左传·隐公十一年》: “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杜预注: “息国弱。郑息同姓之国。言语相恨当明征其辞,以审曲直,不宜轻斗。韪,是也。”
春秋时期,弱小的息国为了一点小事与同姓之郑国发生了争执,息君怀恨在心,不考虑出兵是否正当,不考虑本国有多大力量,不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不想想出兵有无理由,也不考虑动武有无罪责,就这样 “犯五不韪”而去攻打强大的郑国,其丧师失败不是很合乎情理的吗?
息国敢这样 “犯五不韪”,当然是咎由自取了。后世因此形成了“冒天下之大不韪”一语。

冒天下之大不韪

大不韪(wěi): 最大的过错。指无所顾忌地做天下人都反对的坏事。

冒天下之大不韪

春秋时息国犯五不韪而去攻打郑国,导致大败而归。《左传·隐公十一年》:“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引申为“冒天下之大不韪”。指去干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有悖民心,非失败不可。

做各种程度的坏事

做各种程度的坏事

男女都做坏事:男盗女娼 女娼男盗
坏人到处干坏事:无所不至
坚持做坏事:怙恶
公然不顾天下人的反对而做坏事:冒天下之大不韪
公开地、无所忌顾地做坏事:明目张胆 嗔目张胆
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明火执仗 明火执杖明火执械 明火持杖
坏人横行霸道干坏事:豺虎肆虐
坏人无路走时乱做坏事:狗急跳墙
胆子一大,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恶向胆边生
任意作恶:肆虐
 专横肆虐:横虐
 荒淫肆虐:淫肆
肆无忌惮地做坏事:逞恶 肆恶 恣意作恶 肆意为虐 肆意作恶
 刁顽逞恶:狡逞

☚ 狼狈为奸   作恶很多 ☛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defyworld (/public) opinion; fly in the face of public disapproval (/the will of the people); face (/disregard/defy/risk) universal condemnation
❍ 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毛泽东选集》732) The fact that those who issued this counter-revolutionary order dared to do so openly,risking universal condem nation,shows that they must have determined upon a complete split and out-and-out capitulation.

冒天下之大不韪mao tian xia zhi da bu wei

defy universal opinion

冒天下之大不韪

defy world opinion;risk universal condemnation;fly in the face of (or act against) the will of the people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冒:冒犯;不韪:过错,错误。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fly in the face of the will of the people, defy public opinion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解义】冒:冒犯,不顾。不韪:过错,不是。公然敢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大坏事。
【例句】他们竟敢~,放肆地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不韪”,不对,错误。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

冒天下之大不韪

春秋的时候,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的国土不大,而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小,但它的国君却不能与郑国友好相处,常常发生无谓之争。
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发生了冲突,息国国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竟派兵攻打郑国。
息国本身就存在许多弱点:一、 不考虑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 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三、 没有与自己同姓的兄弟国家亲善和睦;四、 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开始息国便处于不利的地位。
可悲的是,息国国君毫不醒悟,仍一意孤行,指挥息军前进,结果惨败而归。
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后人在评论息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时说:息国国君犯了“五不韪”而仍然一意孤行,遭到失败是活该。
后来,人们就用“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来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冒:冒犯,不顾。韪:是;对。冒犯天下人认定的最大的错误。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例】这说明事情关涉到她的切身利害,她不缺乏~、不惜把国家和宗社的命运孤注一掷的勇气。(徐兴业《金瓯缺》)
〔注〕“韪”读wěi。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释义】公然去做天下人都认为最大的坏事。
冒:???.
????.
大不韪:?? ?? ?.
?? ? ??.
?? ???? ???? ???? ??? ????.
【例句】如果朝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侵略韩国,它一定会被联合国军击败。
?? ??? ?? ???? ????? ??? ????? ?????? ???? ?? ??? ???.

不顾舆论谴责而去干坏事冒天下之大不韪;犯天下之大不韪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冒:冒犯,不顾。韪狑ě犻:是,对。大不韪:最大的不是。
举例 他竟然~,去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冒:冒犯,不顾。韪:是,对。公然去干天下人都认为是大错误的事。
〔例〕他为了争名夺利竟敢~,做出如此卑劣的事情。
【提示】多作谓语。

冒天下之大不韪mao tian xiazhi da bu wei

冒:冒犯,不顾。不韪:过错,不是。公然敢做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大坏事。
【也作】冒大不韪 犯天下之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顶着最大的罪名,去干天下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冒:犯,不顾。大不韪:最大的不是。韪:是,对。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tiānxiàzhīdàbùwěi

〔述宾〕 冒,冒犯,不顾。不韪,不是,过错。冒犯天下人认定的最大的错误,指公然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张贤亮《小说中国》:“而我就觉得他的胆识是历史上任何一位资产阶级的或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都不可比拟的,竟敢~,公然‘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这一下子就站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 一般作贬义。多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行为方面。亦可反其意而用之,作褒义。
【近义】偭规越矩 明目张胆 为所欲为
〖反义〗顺天应人。
也作“犯天下之不韪”、“冒大不韪”。

冒天下之大不韪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ěi

冒:冒犯。大不韪:最大的不是、错误。指硬要去干天下人都认为是错误的事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