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立皇太子
古代以礼法程序公开确认皇位继承人的典礼。皇太子即储君,候选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此典礼始于汉代。据 《明史·礼志八》 记载: “ (汉) 明帝始有临轩、册拜之仪。唐则年长者临轩册授,幼者遣使内册。宋惟用临轩。元惟用内册,不以长幼。” 历代举行典礼的地点不同,或正殿或宫内,以皇太子的年龄大小而定。明代后通用临轩册授,清代乾嘉以后此礼废止。此典礼历来隆重,如明代: 册立皇太子,仪仗陈设如册立皇后仪式,设皇太子位于丹陛上。届时皇帝衮冕御谨身殿,皇太子冕服立于奉天门恭候。皇帝升奉天殿,礼官引皇太子入奉天东门,文武百官就立于丹陛下,承制官由殿中门出,高喊 “有制”,皇太子跪下,听宣制: “册长子某为皇太子。” 皇太子伏俯,然后入殿内跪受册。乐声随仪起止。皇太子获册后,于文华殿受贺,诏书于午门开读,百官迎诏至中书省。之后,皇太子还须入内殿恭谢皇后,行朝谢礼,四拜,说: “小子某,兹受册命,谨诣母后殿下恭谢。” 翌日,百官进表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