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内容分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大众传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之一,通过对大众传播内容量和质的分析,认识和判断某一时期的传播重点,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态度、立场,以及传播内容在某一时期的变化规律等。美国传播学者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在研究内容分析时指出:“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内容分析时,研究者必须排除个人主观色彩,从现存的材料出发,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必须将所有的有关材料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所研究的材料进行量的分析。此外,内容分析也不应排除定性分析,即根据所得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辩。内容分析一般要经过选择、分类、统计等三个阶段,可采取以下三种作法:(一)记录或观察某一传播媒介在某一时期的传播内容;(二)对同一传播媒介在不同时期所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三)对同一时期不同传播媒介就同一事件或同一题材所报道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异同。

☚ 内向传播过程   中继传播 ☛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是对传播过程和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这一定义是由美国的贝雷尔森在其著作《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所下的,至今被公认是关于内容分析的精典定义。内容分析源于传播研究。在其确立的初期,当人们对新闻传播了解十分有限和不系统的情况下,所谓内容分析主要是对文字形式的报纸、杂志内容所作的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美国对报纸的非宗教内容的分析。在中国,内容分析始于1905-1907年的《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随着传播研究的深入,内容分析方法逐渐从纯粹分析内容发展到具有统计推理和检定的较为复杂的统计分析过程。内容分析的对象是信息。通过信息的分析来推测信源的目的、手段以及受众的理解和反应。美国国务院顾问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一书可以说是运用内容分析方法的出色范例。由于他的成功,内容分析方法的名声也随之大振。但是现代最早的内容分析学家当属本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专栏作者李普曼。他曾与梅里茨一起为证实美国新闻界存在着严重的失实弊端,以美国素有“公正”、“准确”声誉的《纽约时报》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报道为例,进行了内容分析。与此同时,1927年美国的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把统计定量方法引入内容分析,并以其《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的博士论文,开辟了科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先河。而在内容分析方法的使用上最富有成效的是社会学家史托弗和心理学家霍夫兰一起对军训法在提高美军作战士气和改变士兵对战争态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进入60年代以来,随着深度报道的不断增多,调查性报道和精确报道的崛起,内容分析方法更多地用于决策和预测。近年来,内容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对总统选举中的潜在内容的分析(屏幕形象、手势、面部表情等等)。目前内容分析方法已逐渐为社会科学研究所采用。
内容分析方法有一整套研究操作程序。它的客观性表现在:对传播信息进行分析时,须按操作化的分类标准将所有的研究内容加以归类。它减少了研究人员主观偏向对分类结果的影响,至少也将归类过程中的这种偏差限制在某种已知的范围内。这种分类操作方式的可重复性,也是其客观性特点的表现。它的系统性表现在:这种研究不是只分析传播信息的个别片断,而是对相当长的时间段内或者对相当广的范围内的传播信息整体进行研究。当整体过于庞大而无法逐一分析研究时,则采用科学方法,研究有代表性的样本,并由此达到认识整体的最终目的。这类研究的结论不是建立在支离破碎的引证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整体特征的把握和描述之上。它的定量性表现在:对内容的分析和把握,最终以数量的形式表述。这种表述并不等于简单的或者纯粹的“数字化”,而是通过传播内容“量”的变化分布来说明“质”,从而使对“质”的把握更为准确。内容分析的研究程序:(一)提出研究课题或假设。进行研究前,首先必须明确其研究目标或假设,才能够很好地划分分析单位和制定分类标准,提出给内容分类和评分时的准确程度。(二)规定分析对象的内容范围。有了明确的研究目的和待验证的假设之后,研究者就可根据目的决定取舍的内容,规定要研究的内容界限和时间跨度。(三)抽取分析样本。采用科学的方法抽选样本,进行研究。(四)选择分析单位。分析单位即内容分析过程中要具体统计的对象。它是分析中最小、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五)进行分类。确定对传播信息进行归类的标准。常用的分类标准或类别有按题材、按倾向、按价值观或主题等分类。(六)确定评分定量标准。定量标准指进行数据分析时的测量尺度,也就是将分析内容的评判结果数据化的转换工具。(七)进行预试,检验分类标准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八)对内容进行评分。(九)分析最后获得的数据,运用统计手段处理数据。(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撰写报告。

☚ 中国社会调查所   内容效度 ☛
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

泛指用各种方法分析一篇论文、消息或文件的主体、观念、情绪和意见等。在心理学研究中指将以言语表达的非数量化文献转换成以数量表达的资料的方法。

☚ 顺序效应   本土研究 ☛
000008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