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相成之道南宋思想家叶适关于如何致知成圣的修养原则。语见《习学记言序目》卷一四,《孟子·告子》:“盖以心为官,出孔子之后,以性为善,自孟子始;然后学者尽废古人入德之条目,而以心性为宗主,致虚意多,实力少,测知广,凝聚狭,而尧舜以来内外交相成之道废矣。”叶适强调道德认识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认为“大学之端,莫先于致知”(《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礼记·大学》),而“致知”乃是成圣为贤的基本途径,“古人未有不内外交相成而至于圣贤,故尧舜皆备诸德,而以聪明为首”(同上书卷一四《孟子·告子》)。所谓“内外交相成”,就是既要以耳目之官去接触外界事物以广见闻,又要运用心之官去思考分析以明是非,从而把见闻于外与思之于内结合起来,达到“自外入以成其内”和“自内出以成其外”的统一。这一思想是叶适对陆九渊关于道德修养就是发明本心观点的批判,也是其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