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语
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没有直接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内在意义。语句关系是指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因果、转折、递进、分合等等;文字的表面意义与深层的内在含义有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语句本质是指句子深层的内在含义,即句子的实在意义。内在语也称潜在语、潜语,戏剧表演的术语叫潜台词。内在语是帮助播音员把稿件文字变成自己要说的话,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方法,对播音表达起着揭示语言链条和深化含义的作用,是播音语气变化的重要依据和使宣传内容准确、鲜明、生动传达的重要保证。播讲目的,是全篇稿件总的内在语,它落实在语句主次关系上,体现在语句的语气中。具体态度,是不同语句的内在语,它的判断和评价要用不同的分寸来表现。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是语言层次转换的内在语,通过语句的不同衔接(不论是否使用关联词语)显示出来。播音要准确、深刻,就要在播讲目的统帅下,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努力挖掘和把握文字语言后面更深一层意思,明确语言链条的承续关系及语句本质的差异。内在语是对播音稿件理解和感受的集中概括,运用时既要避免就稿论稿,就句论句,又要避免凭空编织,牵强附会和朦胧模糊。在稿件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上更要把准内在语。内在语一般归为六种基本类型:发语式内在语、关联式内在语、回味式内在语、提醒式内在语、反语式内在语、感召式内在语。鲜明、简洁、有说服力的内在语,能使播音表达更加贴切,使有声语言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