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史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史府 内史府官署名。元代置。掌理晋王所辖地域政务。《元史·百官志五》:“内史府:秩正二品。内史9员,正二品;中尉6员,正三品;司马4员,正四品;谘议2员,从五品;记室2员,从六品;照磨兼管勾承发架阁库,从八品;掾史8人,译史4人,知印、通事各2人,宣使5人,典吏2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封晋王于太祖斡耳朵之地,改王傅为内史,秩从二品,置官14员。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升正二品,给印,分司京师,并分置官署。延庆司:秩正三品。掌王府祈禳之事。使3员,正三品;同知2员,正四品;典籍1员,从七品;令史2人,译史、知印、通事各1人,奏差2人。至元二十七年置。断事官,秩正三品。理王府词讼之事。断事官16员,正三品;经历、知事各1员,令史3人。典军司:秩从七品。掌控鹤126人。典军2员,副使2员。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置。” ☚ 内史省 内直局 ☛ 内史府 内史府即内史的官署。内史本是周官,掌书王命,为国君亲近的人物。秦因之,掌治京师,为京师地方行政长官。汉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右内史更名京兆尹,左内史更名左冯翊,与右扶风分治关中之地,号称“三辅”。秦汉内史府均设于京师。 ☚ 虎贲校尉府 主爵中尉府 ☛ 内史府元朝官署名。掌晋王府事宜。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皇孙甘麻刺为晋王,移镇漠北,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及军马,遂改王傅为内史。三十年,立内史府,秩从二品。设内史、中尉、司马、咨议等官。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内史院,秩正二品。后复改为内史府。下辖延庆司、断事官、典军司,分掌王府祭祀、词讼、控鹤诸事。仁宗延祐五年(1318),分司京师大都(今北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