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试验
鉴定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试验的方法,随科学发展而逐渐进步。目前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为测定血或尿中激素浓度,以反映腺体或组织功能;另一类是从生理生化理论基础上鉴定内分泌腺或组织的功能。
测定血或尿中激素浓度 有以下几种方法。
生物鉴定法 为最古老的一组,目前渐趋淘汰,其中如卵泡刺激素的鉴定用小白鼠子宫单位法近代尚有临床实验室应用,但已被放射免疫法替代。
化学鉴定法 不少激素的血及尿中浓度可用化学法鉴定,如测定24小时尿中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等以反映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24小时香草扁桃酸(VMA)排泄以鉴定肾上腺髓质等分泌儿茶酚胺类的功能。
放射性核素法 可测定微量成分,目前临床应用者有下列三种:
(1)直接摄取法: 如131I甲状腺摄取率测定可反映甲状腺摄碘功能。
(2)放射性核素免疫法测定: 可测定许多微量激素达ng/ml或pg/ml水平者如甲状腺激素(T4、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胰岛素、胰高糖素、甲状旁腺激素(PTH)、胃泌素等等。
(3)放射核素扫描法: 如用131I、125I、99mTc扫描甲状腺,用标记胆固醇扫描肾上腺等。
其他 (1)阴道涂片: 从各种上皮细胞%反映雌激素水平。
(2)精子计数: 可反映精细管造精功能。
(3)抗体测定: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测定可反映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球蛋白及微粒体入血浆后形成的抗体。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可与TSH竞争作用于TSH受体释放T4、T3,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可能作用于受体引起甲状腺上皮细胞发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而功能减退。
从生理生化基础上鉴定内分泌腺功能 可分下列四组:
代谢紊乱的证据 (1)测定尿及血中葡萄糖、钠、钾、钙、磷等物质浓度或24小时排出量。血中蛋白质及脂类水平等。
(2)各种物质代谢平衡试验,如水、钠、钾、钙、氮平衡试验等。
(3)糖耐量试验,钙负荷试验等。
(4)气体代谢试验,如基础代谢率测定。
此组仅能从内分泌调节失常的后果探索内分泌功能,属间接性,但在临床上尚广泛应用以助诊断许多内分泌病。
分泌激素异常的证据 (1)血清激素浓度,如T4、T3、TSH、GH、PRL、LH、FSH、ACTH、PTH、胰岛素、胰高糖素浓度的测定等。
(2) 24小时尿中激素代谢产物,如24小时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17-生酮类固醇、醛固酮、VMA、雌二醇、孕二醇、C肽、游离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等。
(3) 日夜周期性血浓度改变,如ACTH、皮质醇、GH等。
内分泌腺或组织功能试验 (1) 兴奋试验,如ACTH、TSH、TRH、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LRH)兴奋试验等。
(2)抑制试验,如T3、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3)激发试验,如皮质素葡萄糖激发试验,组胺激发试验、D860试验、亮氨酸试验、精氨酸试验、胰高糖素试验。
(4)负荷试验,如水负荷试验,钠、钾、钙、NH4Cl负荷试验等。
(5)拮抗试验,如抗醛固酮试验(安体舒通)、苄胺唑啉试验。
(6)其他试验,如禁水试验,饥饿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受体功能试验 如注射抗利尿激素(ADH)、PTH等后观察其效果,如无反应者可能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上受体不敏感而发生的肾性尿崩症,或肾小管及骨细胞对PTH不敏感而发生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