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书堂明代宦官读书之所。宣德四年(1429)始建,隶司礼监。置提督太监总领堂务,掌司佐之,学长负责具体事务。初设时,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读书,后以词臣任教。 内书堂 内书堂明代宫廷教育机构之一,专为宫中小内监开设。始建于明宣宗朝,一直办到明朝灭亡方废。置于内廷。教育对象为内廷供职的聪明灵俐的小内监。内书堂事务由殿、阁大学士领管,并由阁臣大学士亲自任教,翰林院学士亦兼教习官。小内监通过内书堂的系统学习后,能习知经史,娴于文墨者,可充任皇帝侍从,承担批硃、拟旨等要事。明代宦官之祸,论者多归罪于内书堂之设。清代废。 ☚ 大本堂 尚书房 ☛ 内书堂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关。明洪武年间,太祖严禁宦官识字。后设内官,典簿书,掌文籍,以通书算小内使为之。永乐时,始令听选内官入内教习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七月始立内书堂,选宦官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入内书堂读书,以司礼监提督太监总其事,以词林老师负教书之责。并派年长有势力者六人或八人为学长,选稍能写字者为司房。凡背书不过、写仿不堪,或损污书仿,犯规有过者,词林老师批写事由数项,付提督太监责处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