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在焉,从而举之;非在焉,从而罚之。是以贤良遂进而奸邪并退,故一举而能服诸侯。(《韩非子·说疑》) 【注释】 是:合法,正确。非:不合法,错误。并:通“摒”,排除。 【译文】 选拔人才时,对内不因关系密切而有意地回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因个人私怨而恶意地排除自己的仇敌。正确的言行出现在谁身上,马上就提拔谁;违法的言行出现在谁身上,马上就惩罚谁。所以,贤能的人就得到了进用而奸邪的人只会被斥退,这样君主一有举动就能使天下各路诸侯都服从。 【评说】 法家思想中积极性的一面如果能够得到发扬光大,对促进社会走上良性循环也有很大意义。历代清官所具有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嫉恶如仇、不避权贵等等品行,正可以看做是对法家思想中的积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春秋晋大夫祈奚(字黄羊)大公无私,不计个人恩怨,举人唯贤的事迹。晋悼公3年(公元前570年)祈黄羊向晋悼公请求退休还乡。晋悼公问祈黄羊谁能接替你的职务,祈黄羊说解狐可以。而解狐是他的仇人。当晋悼公即将立解狐时,解狐突然死了。晋悼公又问他谁能代替解狐?祈黄羊说,祈午可以。而祈午是他的儿子。后来,晋国大夫叔向赞誉说:“祈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21年)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nèijǔbùbìqīn,wàijǔbùbìchóu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nèi jǔ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chóu举:举荐。避:回避。即推崇贤才对内不回避亲属,对外不回避仇人。形容一心为公,任人唯贤。《吕氏春秋·去私》:“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704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