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兽面纹玉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兽面纹玉琮

兽面纹玉琮

铜石并用时代良渚文化。高7.2厘米,口径8.3—8.5厘米。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墓出土。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藏。此琮以透闪石磨制,玉质浸蚀后呈乳白色,上有翠绿与褐红斑纹,形制为内圆外方的筒形,四角切作委角。器外壁的每面均有一垂直凹槽将外壁分成四组折角块,每块又以窄槽分作上下两节,两节均以折角线为中心饰兽面纹。上节的兽面以阳刻的圆眼和凸起的折角方嘴构成,眼圈两侧以三角形弧线为眼角。下节的兽面以椭圆形凸起做眼睑,以阴线双圈做眼,两眼间以扇形凸面相连,嘴与上节兽面相同。此两种兽面均在眼睑、嘴、边框等部位刻细密的云纹、弧线和横竖直线饰纹。考古工作者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实物及拓片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确定这些图案的线条采用了琢刻两种手法,眼圈用管钻琢成。这是此墓所出玉器的精品,也是迄今所见代表着原始社会玉器发展的最高水平的作品。良渚文化见“兽面纹玉圆筒形器”条目。

☚ 兽面纹玉圆筒形器   兽面纹玉琮 ☛

兽面纹玉琮

兽面纹玉琮

铜石并用时代良渚文化。高29.5厘米,上边宽6厘米。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墓葬出土。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藏。此琮以透闪石磨琢而成,色泽为青灰。形制为长筒形,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圆洞为对钻而成。全器以凹槽为隔共分13节,每节以器四角做中线,刻两个圆圈和若干道凸纹组成四组象征性的兽面纹。关于玉琮的用途,现最为普遍的看法认为它是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关的祭祀之器。与此类似的传世品存世较多,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外的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都有收藏。有的高达40多厘米。这些玉琮以前均定为西周,直到近年江苏、浙江等地的良渚文化中不断发现这类玉琮,才证实了它的制作年代。良渚文化见“兽面纹玉圆筒形器”条目。

☚ 兽面纹玉琮   玉璧 ☛

兽面纹玉琮

兽面纹玉琮

战国早期。高5厘米,宽6厘米。1976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为青玉,局部有褐色浸蚀痕迹。体外方内圆,中间的圆孔对穿而成。器两端口沿部位的阴线弦纹带内刻几何图案。器四面阴线刻兽面纹,其形式各异,纹饰线条粗细不同,有疏有密。最早的玉琮见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数量多,并刻有变形兽面纹,制作极精。以后历代出土的玉琮以素面居多。这件玉琮是后代罕见的一件优秀作品,其形制与良渚文化玉琮类似,但纹饰的构图和布局是截然不同的。

☚ 大玉戈   玉带钩(3件) ☛
000039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