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纳
容(容留;包容) 阅 函(函受)盛 受 吞(吞纳) 含(含容) 取 包罗 包孕 包笼 茹内
容纳民众:容民
容纳不同见解:纳异
容纳而不问:容置
辱蒙容纳:谬容
宽容涵纳:容覆
包含,容纳:涵造 包纳
收留,容纳:收纳
同时容纳几个方面:兼容 兼包(兼包并容;兼包并蓄) 兼怀 该兼 兼容并包 并容广览 并包兼容 兼涵并包
把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容纳进来:兼收并蓄并蓄兼收 并集兼收 兼收并畜 兼容并蓄
兼收并蓄各家学说:不拘一绪
容纳各种方法:兼术
容纳的东西很多:撑肠拄肚 拄腹撑怀 撑肠拄腹
覆盖面广,容纳量大:函盖充周
涉及或容纳面广:涵古茹今
容纳一切:该遍 该载
广泛吸收容纳:兼收并容
(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容纳)
荀况方法论范畴。荀子吸取道家“宽容”精神,主张在观察事物时要“兼听”博取,防止“蔽于此而不知彼”或“有见于此无见于彼”的片面性,做到“贤而能容罢(疲),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但这不是容而不分的简单等同,而是“和而不同”的兼综容摄,是经过总体“兼权”而达到的高级综合。荀子认为,“精于道者兼物物”(《解蔽》),只有掌握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才能以“兼临”一切之势,“兼知”明察,兼治万物。这种“兼”而能“容”的方法论为荀况总结百家争鸣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