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养老保险基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养老保险基金为保证职工年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由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向企业和个人征缴的或者政府资助的用于发放退休费的专项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基金中数额庞大,支付时间最长的一项基金,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社会建立起一项专门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建立基金制度是发挥社会保险互助调剂职能的需要。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通过广泛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分散负担、互助互济、合理调剂实现的。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来保证,这种互助调剂的职能就难以实现。(2)建立基金制度是发挥社会保险储备积累职能的需要。养老保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劳动者在其年富力强之时,除维持自身劳动力再生产外,还需为自己的后代和自己的将来预做储备。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储备积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它除靠个人自发实现外,更重要的是靠法定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来实现。在人口老龄化趋势面前,这种储备积累更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3)建立基金制度是增强社会保险经济实力的需要。按照法定制度建立的养老保险基金,除按规定用于各项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外,还可以积极而稳妥地发挥沉淀资金的使用效益(如储蓄生息、购买国家债券,以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委托银行贷款或投资等),并将所得收益转入基金中,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殖。养老保险基金的这种积极合理的运用,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实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保险制度。(4) 建立基金制度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调节控制。现代社会的生产和分配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国家要通过征税 (如工资税、奖金税、个人所得税等)手段予以调节,以解决高效率与社会公平分配的矛盾。养老保险基金建立后,就使国家有可能将上述调节所得收入的一部分,转用于社会保险事业,起到加强社会保障的作用。另外,把暂时闲置的养老保险基金投入生产,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这样做,对安定社会,发展经济都是有利的。养老保险基金运用方式包括:储蓄存款、直接对外贷款、不动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等。运用养老保险基金时,资金运用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本原则是: 投资安全可靠、风险分散、资金周转快、获利大、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等。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并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一般说,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有三种: 一是企业在征收所得税前提取,二是个人从工资收入中缴纳,三是国家从财政收入中予以补贴。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有三种,即现收现付式、积累式和部分积累式。管理养老保险基金必须遵循专款专用、保值增殖的原则。中国早在50年代初期,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就建立劳动保险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由全国总工会负责,统一调剂使用,发挥了社会保险调剂职能作用。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工会被迫停止活动,这项基金制度无法继续实施,而改为各企业自行管理保险工作,自行支付保险费用,使社会保险实际上办成了 “企业保险”。这种做法不仅分散了企业管理者的精力,影响了企业生产和经济核算,而且打破了企业之间退休费用负担的均衡,使不少退休职工多的老企业不堪重负,不利于与其他企业在同等条件下开展竞争,负担重的企业甚至被迫缓发、减发退休费,直接影响了退休职工的生活和社会安定。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各地才开始恢复退休费用统筹工作,陆续建立起养老保险基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